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乙—巫盐崛起(六)
  2020-10-30

而在当时的巫溪大宁厂,在完成朝廷分配的引盐数额之外,尚有余盐可供“票盐”销售。

据光绪《大宁县志》记载:

陕西平利、安康,盐课归地丁。竹、房、兴、归,山内重冈叠巘,官盐运行不至,山民之肩挑背负,赴厂买盐者,冬春之间,日常数千人。每盐一背,给商引钱六十文。引课不亏,而无拦截拒捕之事。

陕南安康、平利和鄂西竹溪、竹山、房县等地,自古食用大宁盐,每天各地到巫溪买盐的“盐背子”,竟有数千之多。

山山水水,大道阡陌,千千万万的人带着银两奔着宁厂而来,千千万万的人肩挑背扛着食盐奔着希望而去。

光绪年间宁厂食盐每年产销总量已达4400多吨,约相当于雍乾时期的2.7倍。

宁厂的热闹,随着历史上著名的“川盐济楚”高峰到来而达到极致。

“川盐济楚”是指因太平天国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长江水道被封,淮盐不能上运湘鄂,当局下令,将川盐的销售区域扩大到湘鄂地区,以缓解当地百姓的食盐之急。

巫溪位于川东北门户之地,这等大事巫盐肯定首当其冲,所以“川盐济楚”也有学者称为“巫盐济楚”。

历史上有过两次“巫盐济楚”的高峰,第一次是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三年(1850—1864年),26年时间巫溪大宁盐场运送出食盐达80亿斤以上,大部分由陆路完成。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