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风起,山谷之中阵阵呼啸。
如泣如诉。
巫盐的崛起,伴随着不断的阵痛。
朝代的更替,带给巫溪宁厂盐泉,甚至是整个三峡盐源,都是一次次血腥的浩劫。
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之卦意,定国号为“大元”。元代,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省以下基本形成了“路—府、州—县”三级管理机制,至元二十年(1283年),朝廷将原大宁监升为大宁州,辖大昌县,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路。
元兵统一三峡,大宁县血流成河。
《巫溪县志》记载:“蒙古军围困大宁监城。军民浴血奋战溃围。”
这场战争,史书上没有更多记载,然产盐重地之争,必然是刀兵相见,互相厮杀。
战争,受苦的是万千百姓,加上官府盘剥,三峡盐业遭受重挫。
《元史·食货志》记载:元代四川盐井仅存“九十有五,在成都、夔府、重庆……岁煎盐一万四百五十一引。”“盐引法”还是宋朝蔡京在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为维护官吏以搜刮财富,创立所谓“引制”的盐业政策。“引”即是由官府发给商人特许支领和运销某类产品的证券。“盐引”,就是特许商人支领和运销食盐的证券。一引,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额定。
如按元代每一引盐400斤计算,当时全川每年井盐产量不过418万斤,不及南宋绍兴初年的7%,也仅仅为南宋绍兴年间巫溪宁厂宝源山盐泉一地盐产(250万斤)的1.67倍。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四川志·食货志》卷十七载:
元安盐井,岁赋民薪,多至破产。
大宁盐课,取太甚,民苦病之。
国乱民苦,宝源山下,在极力支撑。
然宁厂就是宁厂,宝源山拥有几千年的辉煌,岂是一朝一代所能破坏?
巫巴山上的风在继续吹,宁河的水在继续流。
宝源山盐泉,在复苏。
元设大宁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盐业的发展,但收效甚微,行政级别的提升只是为了把盐税之利更好地掌控在国家政权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