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宁厂,承担了整个四川地区¼的盐产。
这样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了清朝。
清朝,大宁盐业达到极盛。巫盐的崛起,在清朝达到顶峰。
这时候的宁厂,人流如织,熙熙攘攘。
这时候的宁厂,热气腾腾,洋洋得意。
清朝,各种盐业政策的有效执行,激励了三峡盐业的迅速进步,宁厂自首当其冲。
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川盐实行销售制度改革,销往贵州、云南等省的川盐亦按引配售。川盐行销贵州、云南之岸称为“边岸”,所销之盐谓之“边引”,而本省各计口授盐之地则称为“计岸”,所销盐引则称为“计引”。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鹤峰、来凤、建始、宣恩、利川、长阳、咸丰、长乐等八县与川省毗连,向食云阳、大宁等厂之盐,已成习惯”,故于乾隆元年(1736)朝廷又将此八县“拨入川省作为计岸,谓之“楚八岸’”。乾隆二年,鄂西的巴东、归州、兴山三地又纳入川盐计岸,配引专门销售大宁、云阳所产盐的湖北鄂西地区就达到十一个州县。
加上原习惯食用宝源山盐泉的湖北竹山、竹溪、房县以及陕西平利、安康等地,大宁盐业销售更广,更大地激发了盐场的发展。
此时,宁厂宝源山已经有336口灶,每灶煎锅3口,共计煎锅1008口,盐民达到万人。
号称“万灶盐烟”的辉煌达到顶峰。
万民因盐业而生,国家因盐税而富。
熬盐,需烧掉大量木柴,何况熬煮了几千年的宁厂。
嘉庆年间,当地居民在县北的谭家墩发现“鸡窝煤”,并开始采挖。到道光年间,宁厂煮盐“始改炭灶,并二、三灶为一灶,共存柴灶三十四户,炭灶七十二户。”清代地理学家严如熤在《三省边防备览》里记“谭家墩口出有煤洞,煤载小舟,顺流而下,更为便当。”光绪《大宁县志》载:炭灶所产之盐,“色味稍减,成本亦轻。且柴盐价倍于炭盐,故巫、巴各口岸,多系配运炭盐,而柴盐只行本境及陕、楚各商贩。《盐法志》所谓‘色黑、味稍苦’者,盖指炭盐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