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丁—盐道苍茫(三)
  2021-01-10

盐客们用过的背篓、扁担、打杵子,穿过的衣服,披过的垫肩,戴过的斗笠,安静地躺在展示台上,不见背后的辛酸。

盐路上出现过的刀枪剑棍,路条账册;盐商用过的碗,睡过的床,无不讲述着背后的繁华还有落寞。

一顶木质的轿子上,雕刻着盐路中的喜怒哀乐,有只鹿在林间飞跃,姿势和宝源山的白鹿十分相似。

堵河,注定和宝源山紧紧相连。

连接的,是盐背子,是盐商,是利益,是诱惑。

在堵河流域中段,湖北竹山与竹溪两县交界处有一个地方叫两河口,清朝中后期两河口白虎山下矗立着一座建筑面积达两万多平米的王氏庄园,住着一户王姓富商。庄园主体呈一个巨大的“王”字嵌在白虎山的白虎脑门中间,距正门不远处是一道石牌坊,前面高竖的石旗杆上,张扬着庄园主人王三盛曾经不可一世的赫赫威名。

王三盛并非主人大名,据传是清朝慈禧太后所赐,其意指王家人盛、地盛、财盛。

庄园主人真正的大名叫王应魁,是当时全国闻名的盐商。

据考证,王应魁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排行老大。大约在1805年时,王应魁肩挑一副铜匠担子,辗转来到竹山县城,落户南关街。他既制作小件铜器贩卖,也兼销豆腐,由于勤奋,又懂经商,慢慢积攒了一定财富后开始转向食盐生意,雇佣大量民工到大宁盐场挑盐贩卖,几年时间便收购了大半条街的店铺。

王氏家族在生意场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且不拘一格,方式灵活,极大地展示着他的商业奇能。由于农民手头缺乏银两、铜钱,就用鸡鸭肉蛋、五谷杂粮、禽皮兽骨等山货土特产兑换王家的食盐、百货,虽然名义上是互利互惠,但赢利得大头的则是王家。到王家零买货物,一年四季有茶水喝;到王家批发货物,管一日三餐,还有酒喝有肉吃。很快,王家赢得了待人热忱、生意灵活、颇讲情谊的美誉,形成了门市活跃、资本营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并迅速扩大了营销面,在四川大宁县,陕西镇坪县、白河县,以及湖北的黄龙滩、郧阳府、老河口等地都兴建了盐行货栈;在竹山县城,更是拥有大型盐行中转货场。

清朝末年,王应魁的后人控制了堵河盐道上的大部分生意,一度造成湖北、河南两省盐价比金价更贵的格局。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