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丙—盐巫神秘(三)
  2020-12-09

古代石刻上记录的制盐工艺流程图

换句话说,三峡巫盐的发现和利用应该是早于解池盐泉的发现和利用的。

三峡盐泉到河东盐泉的距离不到400公里,古人费不了多少代功夫就可发现河东盐泉。但河东盐泉的发现,却促进了华夏文化的迅猛发展,五帝之治就是因河东盐源而腾飞。

张良皋认为,巫咸到达解池盐源的时间要早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所以《太平御览》引《归藏》有这样的记录:“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可见巫咸在黄帝、炎帝之前已经被尊奉为“神”,时间上是要早于炎黄争“帝”的。而且巫咸的影响和威望早已经延伸到涿鹿之地了,所以黄帝出征伐战炎帝之前,才去请巫咸占卜是否有胜算。但巫咸只答了一句话“果哉而有咎”,去打吧,不过这就是一场罪恶的战争罢了。

现在看来,皇帝与炎帝之战,就是一场争夺解池盐泉的战争,也是一场争夺权势的战争。

此战为盐战,此观点已经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如果把这段资料结合巫咸山紧邻河东盐池来分析,能确定的是巫咸确为盐神,而且在当时他的影响和威望早已在很广的地方建立起来了。

所以屈原说巫咸为“仪型典范”,秦人尊巫咸为“丕显大神”。

巫咸的“远游”,使中国有了一位共同尊仰的盐神。

一路的传播,一路的汲取。

巫咸盐神传播的文化是巫盐文化,巫咸神传播的文化充满涩涩咸味。

巫咸的远游就是文化的远游,是巫巴文化包括由巫巴先民所首创的盐文化和甲骨文的远游。

商朝通用甲骨文,太行东麓的安阳殷墟发现了众多甲骨,巫咸传播之功必不可没。周原比殷墟更接近巴域,巫咸既能游到秦国,更早的时间也必然会游到周国,所以近年来发现的周原甲骨,应该不一定是从殷墟传来,而更可能是由巴域盐神发明传播并直接到达周原的。

张良皋认为:“中国文明之起步,从用盐的观点看来,是以巴东盐源(三峡盐源)为中心,向周边发展的。”

但不容否认的是,发源于三峡地区的宝源山盐源和中原解池盐源虽然“约略同时”,甚至更早一些,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却相差甚远。

就连任乃强也写到:“巫溪和郁山两泉所诞育的‘巫臷文化’和‘黔中文化’,距今五千年以前便开展起来了。与中原解池所在的华夏文化的诞生,约略同时。不过受地理条件限制,发展面相形见绌,容易衰老,而更早消失,更为巴楚文化所替代。”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中国言实出版社和武汉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丛书总序中这样写到:

“世界文化史的公例是,古老文化的诞生离不开大江大河。古代埃及如此,古代巴比伦也是如此。中国又焉能例外。中国河流之长者,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中国最早的文化,即源于此二江河流域。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可能早了一点,至少,是比较为人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朝代的首都都在黄河流域,可以为证。但是,长江流域文化的兴起决不容忽视。现在的考古发掘工作明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某一些原因(有的原因至今还说不明白),多少年来黄河文化一花独放,讲中国历史,也往往只讲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没有能让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全貌或者真正面貌,不能不称之为憾事。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也吹醒了长江文化的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真面目才大白于世。对中国和世界学术界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十分值得庆幸的事。”

巫盐文化衍生出的巴楚文化,乃至整个长江文化,没有解池盐泉衍生出来的河东文化,或者说整个黄河文化产生的影响大,得到的重视足,除了前面任乃强先生提到的“地理条件限制”之外,应该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黄河文明的悠远和厚重的确是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深远和广博具备孕育整个中华文明的沃土。

二是自夏商周到元明清,统一的王朝大都建都于以黄河流域为主干的北方,强烈的本位主义思想让人们,甚至是让很多学者都囿于所见,狃于所闻,于是只把黄河当为“母亲河”,而不自觉地忽视了长江。

所幸,有巫盐,有巫山龙骨坡的“巫山人”,有众多考古专家和历史学者的研究,让众多的未知逐渐变得清晰。

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都从高山而来,都向东方而去,她们同样悠远,同样厚重,同样广博……

更庆幸的,就是这巫盐,就是这以“巫”为精神文明代表,“盐”为物质文明代表的“巫盐古道”,横亘在中国版图的腹心地带,让长江、黄河两大文明互相滋润,互相汲取,从而更加丰润、厚重。

这条大道,我们接下来的章节会专门讲述,这里继续说回巫咸。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