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乙—巫盐崛起(五)
  2020-10-25

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另外一个变革盐卤技术的人物又出现了。他叫孔嗣宗,宋朝人。被很多人认为“盛唐弱宋”的宋朝,作为南方农耕民族在军事上抵御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但在科学技术上却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一点,在宁厂就得到了证明——就是这个孔嗣宗,为解决卤水过河扩大生产规模的难题,想出了“过虹”的方法。

用竹篾绞织成碗口粗的牵藤,绷紧固定在两岸,然后用竹笕吊在上面,称之为虹,再将北岸龙池的卤水引到南岸,叫做过虹。一藤一笕叫做一虹,初引13笕,即有13虹。粗藤是用篾条绞织而成,粗大重长,非用绞车不可,又称之为绞虹;虹用竹篾编成,高度大大超过洪水水位,用这个方法既能将北岸的卤水引到南岸,又能避免洪水的危害,且“虹”与“篊”同音,篊者,竹在洪之上,故又将虹改为篊。篾篊容易损坏,需要一年更换一次,后来更换的时间逐渐固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

这个更换篾篊的日子被盐民们当做节日来庆祝,叫做绞篊节,从而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文化现象的产生。

《舆地纪胜》记载:

“绞篊在盐井引泉踏溪,每一枧为一篊,其枧与篊经一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陈。郡守作乐以临之。井民歌舞相庆,谓之绞篊节。”

伐竹声、绞篊声、号子声、敲击声,各种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到十月初一,鞭炮声、山歌声、锣鼓声、庆贺声、道喜声,就更热闹了。

这一热闹,就是600多年。

盐民们在这一天,赤臂裸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把所有的劳累和委屈都在这一天宣泄掉,把所有的祝愿和期盼都在这一天展示出来。这是这一年来最放松的时刻,更是这一年来最神圣的时刻,人们欢呼雀跃,人们顶礼膜拜。

何况,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巫文化的源头,这里就是舞蹈和祭祀的故乡。

600年,一个节日,在这样一个小镇上,被人们传承着,从未中断。

一直到清晚期,铁管铸造技术逐渐成熟,替换了原来竹筒输卤,绞篊节才最终消失。

一首《六十九字歌》,唱的欢畅,唱的豪迈。

“宋雷说,创龙池,穿卅窍,竹引之。孔嗣宗,篊跨溪,南十三,北加四。雍正时,变旧法,铸铁板,眼六八;剥蚀久,大小差。民国初,拦木枋,嵌铜片,凿长方;刻度数,人称便,换钢板,新纪念,亿万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