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己—盐战风云(五)
  2021-05-03

特别是为振兴盐业经济,贺珍革除明代盐法弊端,免掉盐户所纳课税,而民众所交租赋,亦仅仅征收原定份额的十分之一。同时,实行“官营专卖”的盐业政策,直接组织掌控。贺珍还特别认识到:涌流不绝的宝源山盐泉,是进行军事储备的经济来源,为求得龙神的保护,进一步把盐业经济搞活,考虑到龙君庙祭祀不丰,而庙旁又多污秽杂物,所以对龙君庙加以整饬,把住在庙旁的居民搬迁到远处,并在庙前建起一座十分耀眼的牌坊。到了辛丑年(顺治十八年, 1661年),贺珍又在原来的规模上,再次对龙君庙进行了整修,并在庙前新建楼阁,使得龙君庙中香火旺盛,四方香客湮祀不绝,成为宁厂一大游览胜地。

贺珍治理盐场,除了采取“减赋免税”与民休息的政策外,还对内以督促当地农耕民众操练军事作为根本;对外把救援南明永历王朝,共举灭清之事作为大业。

由此可见,贺珍所为,绝不是为了偏安一隅,而是想凭借盐业经济的振兴以图富强,伺机出兵以“勤王灭虏”。

所以,毛寿登把贺珍比作“昔管子治齐”,把治理盐场的作为与春秋时期管子为齐桓公治理齐国相提并论,称颂“公之心,视天下如一家,视朝廷如一身”。毛寿登所写,不乏溢美之辞,但却从中可感知到当年贺珍所为确实非同一般,其治理大宁盐场所带动的盐业经济,在义军以巫巴山地作为根据地与清廷斡旋作战长达十余年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明末清初,整个三峡一直笼罩在战争之中,各盐场的盐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弃井、灶逃亡,井灶锐减,几近倒闭。据《云阳县·盐业志》和民国《云阳县志》载:“明末清初,复因战乱,灶毁人逃,直到顺治中期,灶民渐归,恢复生产,产量极微。”“崇祯甲申,张献忠入蜀后,姚、黄、余、李相继为乱,士民逃亡,乙巳(1665年)仅存灶户十二。”逃亡潮迅速波及全省盐业,民国《四川盐政史》云:“川省盐场始于秦代而盛于唐宋,明末清初复败于张献忠之乱,几致全毁,清之中叶乃逐渐兴复,降至清末于焉大盛,竟超历代而上之。”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