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丙—盐巫神秘(二)
  2020-11-29

巫,象形。甲骨文里,“巫”字像古代巫师所用的道具;小篆中“巫”字像女巫两袖舞形;从字形上来讲,“巫”上下两横代表天地,意指能够沟通天地之人。

还有学者认为,上下两横各代表天、地之意,中间一竖乃是指通天接地。远古先民的心中,直插云天的高大山峰即是通往天帝之所的“通天柱”,左右两人,即为男人和女人,一竖分隔,意为男女有别。“男女有别”是后来儒家文化的产物,这里如此解释显然不通,列举出来,只为增加趣味罢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觋能齐肃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则巫。”“事无形”指看不见的鬼神,“降神”的手段是歌舞,“巫”是神与人之间的媒介,为通天达地的执行者。

《说文解字》解此“巫”字又说“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属皆从巫”,此说可谓接近了该字最原始的意义。结合《山海经》来分析,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缘灵山升降采药;晋人郭璞注“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云“天帝神仙之药在此也”,可见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神通广大,他们缘此升降。

巫巴山地“盐”因与“巫”的结合,而摇身变化成了“巫盐”。先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将盐的发现和使用与“巫”联系到了一起。

群巫居住的“登葆山”和“灵山”,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汤绪泽认为:“‘葆山’即宝山,宝山之地即‘巫咸国’所在之地”。

巫巴山地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使聚居于此的诸原始部落,形成了共有的区域文化——巫文化。他们的首领便是那些被称为“巫”的、受神亲睐的、公认的神的代言人。

以“巫咸”为首的群巫部落聚居于“葆山”,自然也就拥有了这里的盐源。又由于远古先民认识能力有限和神巫统治的缘故,其盐源“由天所赐”、“归巫所控”便理所当然了。

盐泉天赐的观点,从前面讲到的“白鹿引泉”之传说就可以感受到当地民众对盐泉的敬仰与虔诚。

其实,在三峡其它拥有盐泉的地方,也有类似的传说,“白兔引泉”、“白蛇引泉”,都表达了人类对于发现盐泉的感恩,所以认为是“山灵发祥”。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