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甲——源由盐起(五)
  2020-08-17

巫盐,因巫而兴,因盐而兴。

唐文龙摄

在那么多只能靠推测的考古发掘之后,有关宝源山盐泉被人类利用的叙述已经不再那么模糊了,虽然这里面仍然有一部分还属于推论,甚至还存在争议,但脉络已经开始逐渐清晰。

前面说过,以宁厂宝源山盐泉为核心,产生过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巫文化。有关巫文化,后面会专门来说,这里先说一个远古而神秘的国度:巫咸国。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山海经·海内西经》又说: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寞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这是几段扑朔迷离的文字,但均说到了“巫咸”一词。《山海经·海外西经》里是以“巫咸”作为“国”名的。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认为:巫咸国者,即是由《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所说的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这一群巫师“组织之国家”。

《山海经》是中国一本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这部荒诞不经的奇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同时认为它是一部有价值的早期地理著作。其实《山海经》本身就是一本半史实、半神话性质的书籍,包罗万象,却又荒诞不经。用神话的方式进行历史记载,无论是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还是在中华文化中,都存在这一现象,优点在于使种族起源文化神话、崇高了起来,以至于后人阅读之后对这些文化现象充满了敬畏与向往;缺点在于部分史实隐藏了历史的真实,后人在求证这些历史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当然,在《山海经》里面提到的这个“国”,并非现在的“国家”之义,而是指某一个地域(“国”与“域”字同义)或某一部落。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文明史的早期,曾存在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巫官文化”时代,一个部落的最高统治者对巫术的推崇和依赖,实际上说明他已经是该部落的大巫师了。

“巫咸”,既是生活在宝山盐泉涌流之地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名称,同时也是该部落以及该部落所在地域的总称谓。于是,《山海经》里有了“巫咸国”的记载。

在巫溪当地,已故学者汤绪泽先生认为:“‘登葆山’即宝山”,而宝山又是宁厂“宝源山”的简称。汤绪泽怀疑《山海经》的传记作者误将“巫咸”所“登”之“葆山(宝山)”衍“登”字而成,结论是“宝山之地”即是“巫咸国”所在之地。

这个说法得到了学界很多研究者的认同。

“从此升降”之处乃在“灵山”。“灵”、“巫”古时候本就是一个字,“灵”字繁体为“靈”,皆从“巫”,这实际上表明:《大荒西经》中所说的“灵山”,也就是指大巫山。

‘葆山’,实乃大巫山中的一座山峰,也就是宁厂宝源山,《山海经·大荒西经》里面的记述,恰恰说明以巫咸为首的一群巫师,其活动范围并不只是局限在“葆山”一处。

巫咸与宝源山盐泉,开始结下不解之缘。巫咸因宝源山而辉煌,宝源山因巫咸而骄傲。

巫咸“登临”宝源山,率领着众多人类早期智者开始了在三峡的生活,并且成为了“灵山十巫”之首,其原因还不仅仅在于他能“缘山升降,采天帝神仙之药,上下于天,通达神意”,关键还在于他和他的部落掌握了涌流不绝的宝山盐泉。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