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食物,可以说是家家厨房必备。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距今约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原产地为东南亚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也是原产地之一,主要产区为四川、广东、山东等地,尤以四川出产者质量为佳,早在《吕氏春秋》中即记载云:“和之美者,有杨朴之姜”,杨朴就在今天的四川境内。
我国最早的字典之一的《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姜作疆,御湿之菜也”,即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姜是一种可以吃的蔬菜;第二是指姜具有抵御湿邪侵袭人体,祛除身体内湿气的作用。
我国应用姜作为食物和药物的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云:“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闭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时至今日,养生专家用它延年益寿,老百姓用它烹制三餐,中医用它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又被称为“呕家圣药”。所以,生姜是千百年来“药食同源”的最佳代表。
根据姜的成熟程度,可以把姜分为子姜和老姜两种,北宋王安石说:“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或作子姜,宿根谓之母姜也。”子姜因为肉质鲜嫩无筋,水分多,辣味较淡,可以用来腌制咸菜生食,是我国西南地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开胃小菜,也是日本料理中寿司和生鱼片的传统搭配佐料。子姜也可用于炒、爆等,如嫩姜炒牛肉丝、嫩姜爆鸭丝等。母姜俗称“老姜”,指霜降以后采收的姜的宿根,因肉质较老多筋,水分含量少,辣味较浓,多用于烹饪时作作料,入药也须选择老姜,这样药效才能较好。
人们在烹饪菜肴时用生姜,主要的作用有三:第一是可以去腥膻,生姜“辛而不荤”,所以人们在做鱼做肉的时候,往往要放生姜以祛除食物的腥味;第二是可以增香开胃,生姜的辛辣味道和特殊芳香味道可以为菜肴带来特别的风味,使菜肴的味道更加丰满可口,促进人们的食欲;第三是可以祛寒解毒,特别是祛除食物的寒气,所以人们吃螃蟹时一定要配上生姜。不只是中国人吃生姜,西方国家也广泛使用生姜粉用量做蛋糕、姜饼、咖喱等,生姜精油也可以用于啤酒或软饮料等。
姜作为一种药物,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又有生姜、干姜、炮姜炭、生姜皮、生姜汁等。生姜有不少药用价值,能够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用于治疗感冒、脾胃虚寒、呕吐等,适合于虚寒性体质者服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 ,生姜可促进胃、十二指肠蠕动;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减缓动脉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生姜可以抗风湿,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肿痛症状和晨僵现象;生姜能够预防癌症;此外,生姜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是极好的保健食品。
关于生姜,早在《论语》中既有“不撤食姜”的论述,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上床萝卜下床姜”等诸多谚语,都说明了合理地食用生姜能有效地祛除病邪,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夏天吃姜的道理有三:一是夏天人们的食欲会减少。而生姜可以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加速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二是夏季人们常吹空调,进吃寒凉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生姜可温胃散寒。三是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引起急性胃肠炎,生姜能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夏季因细菌感染诱发的胃肠炎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生姜作为一种食物的同时也是一种药物,《论语》及《神农本草经》中均提到生姜“不多食”。因此,要根据人体的具体情况食用生姜,生姜性味辛温,具有发散之性,所以阴虚火旺、内火偏盛的人最好不要多吃,有眼睛疾患、皮肤疮疡、痔疮、干燥综合征等属于热性疾病的患者不宜食姜。
北宋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在其《东坡杂记》中记载了一钱塘净慈寺的制药僧“聪药王”,因每日服姜乳饼四十余载,年已八十有五,看着却如四十。东坡感慨不已,因觉得姜乳饼制作繁琐,于是又遍访民间,搜集到以生姜为主药的“驻颜不老方”,这首“驻颜不老方”也被收载于《苏沈良方》中:
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
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
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
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王维,重庆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学博士,中共党员。世界中医抗癌学会学术部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