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教学名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泰国博仁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讲师,专栏作家。
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
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十多年前,当时报纸还很红火,有的报纸,开设有“读书”之类的专栏。《重庆晨报》约我写一篇书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美籍日裔财商教育专家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
当时就一本小册子,我很快就看完了。现在,《富爸爸,穷爸爸》出了系列书,已经不是一本小册子了。
记得当时我在文章里写了这样的话:富爸爸与穷爸爸的区别,就是一个会投资,一个不会投资。
投资,是决定人们财富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但纵观周围的人,大多数人是不会去投资的。所以我们的银行存款,才会那么多,才会年年创新高。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投资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假定有两种选择:
A.100%地获得100元
B.1%的可能性获得10200元,99%的可能性损失2元,有点像买彩票
你会选择什么呢?
如果将金额扩大100倍呢?
A.100%地获得1万元
B.1%的可能性获得102万元,99%的可能性损失200元
你会选择什么呢?
或者缩小100倍呢?
A.100%地获得1元
B.1%的可能性获得102元,99%的可能性损失2分钱
你又会选择什么呢?
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里,就做过这样一个调研,结果如下:
100元时,四种选择分别是43%、57%
10000元时,是67%、33%
1元时,是10%、90%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金额的扩大,也就是从1元到100元,再到1万元,愿意稳稳当当获得钱的比例,从10%,增加到43%,增加到67%;而愿意“赌一把”的,则从90%,降到57%,再降到33%。
这仅仅是调研,如果是实验,估计结果又会不同。
实验和调研的根本区别在于,实验是用真金白银来做的。
我没有那么多钱来做实验。我在教经济学课程时,也在班里做过调研,结果是一样的,只要金额达到一定的比例,愿意获得稳定收益的人,就会超过愿意“赌一把”的人。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人们对于未来的事情,是根据“期望效用”来判断的。
所谓期望效用,是把所有可能的收益,乘以其相应的可能性(发生的概率),然后加总。
根据这一假设,那么,上述问题中,无论A还是B,期望效用是差不多的。
那为什么人们的选择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多”呢?
行为经济学,给这种现象取了个名字,叫“风险厌恶”,就是说,大多数人是不喜欢风险的。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会去投资”这个问题了: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
也能解释为什么那些不会去投资的人,反倒可能去买彩票了,因为损失的钱很少,而自认为可能获得的收益很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那个“上帝的宠儿”,比如中头奖,可能就“一夜暴富”了。关于彩票,我还会在后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