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教学名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泰国博仁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讲师,专栏作家。
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
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老子: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引自《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里,是第六十八章(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一五五页)。
一般的注解是:“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如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012年第11次印刷,第350页)
还有一种解释是:知“道”的人并不博闻多见,博闻多见的人并不知“道”。
“胡说”: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的解释,倒是很符合现代学术界的情形。现在的知识活动,分工愈来愈细,“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年代早已经过去了。
但在老子那个年代,恐怕不是这样的吧。
老子也不会对现代学术界进行预测吧。
第二种解释,是从“悟道”的角度来说的,这粗看有道理,可仔细一想,这“道理”不好讲通啊。
能够悟道的人,就不博闻多见?博闻多见的人,就不能够悟道?
那这是一个什么“道”呢?难道是像陈鼓应教授所讲的“学术之道”?
有一次,我跟人开玩笑,说道:“我不喜欢做学术,但对学问,还是喜欢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嘛。”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那“术”、“理”、“道”,分别代表一个层次。
广闻博见的人,恐怕更容易“悟道”吧,否则,释迦牟尼要那样“私处游历,苦苦修行”干嘛呢?
所以,我的理解,应把“知”和“智”联系起来。
在敦煌唐人写本《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中,“知”作“智”。(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一五六页。)
在古代,常用通假字,所以,“知”通“智”,是可以理解的。
从《道德经》整体来看,也恐怕主要不是讲“知”,而是讲“智”,亦即“智慧”。
所以,我的解读如下:
智慧的人,并不贪婪地去追求很多的东西;而那种贪婪地什么都要追求的人,是没有智慧的人啊。
窃以为,这样的解释,才更符合老子的原意吧。小国寡民也罢,上善若水也罢,使民不争也罢,都是教人不要贪婪争执的。
而现实中呢,人心之贪婪,随处可见。我曾经写过专栏文章,说的是,“人类必会被自己的贪婪所毁灭”。
我原来不能理解,现在仍然不能理解的是:某些利用权力之便的贪官,国家把你的什么问题(养老、医疗、住房、出行)都解决了,你贪那么多钱干嘛呢?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胡伟清,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教学名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泰国博仁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专栏作家。
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
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