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巫盐天下|庚—盐语珠玑(五)
2021-07-09
祭坛上的“端公”,身穿法衣,手摇铃铛,口中念诀,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
这“边舞边唱”中讲究颇多,运用的是“阴阳五行”“八怪图谱” “符水咒语”“祠神歌舞”为肢体步伐支撑,配以“师刀”“令牌”、“枪、棍、剑”“牛角”“水碗”等道具。
端公舞还有文舞、武舞和手式之分的讲究,共同特点都与“唱、做、念、打”,与咒语、音乐结合,千姿百态,招招式式或模仿生活生产过程,或模仿飞禽走兽等自然现象,看似愚昧、俗气,但姿势的标准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力的强弱。
和“端公舞”同样流传的还有跳“七姊妹”,一种女巫师祭祀所跳的舞蹈。
表演“七姊妹”,讲究的是“有歌即舞”“无歌即停”“舞停人倒”。
其奥妙神秘无解。
端公舞,跳“七姊妹”,还跟传统的“五句子”歌结合起来,一场师承古巫祭歌形式的舞蹈就开始了。
外堂转进内堂来,
抛枪神灵下凡来。
好抛枪来好抛枪,
抛去长枪又短枪,
驱除邪恶保安康。
还是那首《抛枪歌》,让舞蹈加上了杂耍,屋内跳到屋外,无不表现的是对于天地神灵的敬畏,对几千年文化的传承。
在传统巫舞之外,是更多在民众中传播的民俗舞蹈。
各种形式的民俗类舞蹈,有对传统巫舞精髓的继承,也有对盐道延伸所到之处各种地方舞蹈优点的吸纳,还有民间艺人们自己的创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舞蹈形式和内容和其他地方的舞蹈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特别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