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己—盐战风云(六)
  2021-05-10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国统区《发动农村武装斗争的指示》,当年秋,人民解放战争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中国共产党川东地区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奉大巫地区建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在蒋介石的后方开辟第二战场,牵制兵力,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作战。

武装暴动地点选在了下川东的奉大巫(奉节、大宁、巫山)地区和上川东的华蓥山地区。

1947年11月,中共川东临委在重庆建立,确定临委委员彭咏梧到下川东组织武装起义。彭咏梧到奉大巫地区执行任务,随同来的有江竹筠、蒋仁风和吴子见。江竹筠负责起义部队与川东临委的交通联络;蒋仁风参加过南昌起义,又在川北搞过民变武装,有实践作战经验,为彭咏梧的军事助手;吴子见大学毕业后作新闻记者,参加过编辑出版《挺进报》的工作。

1948年1月6日,由陈太侯任司令员,彭咏梧兼任政治委员,蒋仁风任参谋长的川东游击纵队奉大巫支队一部分在巫溪西宁桥发动起义,拉开了下川东武装起义的序幕。游击队在起义缴获枪支近30支和大量物资的胜利后,迅速转移到奉节县,和在云阳南溪起义转移出来的另一部汇合,又打了一场铜钱垭伏击战。

起义胜利引起国民党高层注意,四川省主席王陵基和保安司令邓锡侯、重庆行辕主任朱绍良,命令七十九师师长方靖与第九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李鸿涛所部,合力进行“清剿”。方靖命令五八一团向巫溪派出一个正规营,和三县的保安大队一起,“围剿”游击队。

敌强我弱,游击队在巫溪文峰镇鞍子山黑沟埫暗洞包遭国民党一个加强连包围,混战中为救战友,彭咏梧中枪牺牲,头颅被割下挑到奉节竹园,先后挂在竹园小学和中拱桥的卡门上进行示众。这个细节后来被小说《红岩》描绘成悬挂在奉节城楼,文学作品和历史真实之间,总有差异。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