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清

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教学名师、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泰国博仁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讲师,专栏作家。

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

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胡伟清:我读《应物兄》
  2021-01-21

此外,评论里也有很多,是关于《应物兄》该不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这似乎已经超过了对一本书的评价。因为奖已经得了,你说它该得,又不会增加砝码;你说它不该得,也不会取消。即便是获奖之前,这样的评论,估计也不会影响结果,因为评委们估计是不会看这些网络评论的。关键是,评论该不该获奖,恐怕比评论作品本身更难。我们评论一部作品,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标准,无论你的标准如何。但能否得奖,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可以囊括的。但公道地说,在众多获奖作品中,比《应物兄》优秀的,有;比它差的,也有;而且据我看,后者比前者多。

书中人物众多,大都刻画得不错。但如果要问有没有完全的新形象,则不好说,即便是书中第一主角“应物兄”,似乎也没有超出文学作品中已有的知识分子形象,像是多个形象的混合。但如此要求,对作者似乎也太苛刻了点。因为现在的人本来就是混合的人嘛。

不仅人物众多,而且喻义众多。应物兄的命运,程家大院的张冠李戴,以及程济世先生的噱头和至终未归,是否也预示着国学的某种命运?

文人的酸腐,这是本性,也算“职业特征”吧。近墨者黑,围绕文人的人,也就酸腐,或真或装而已。有读者读出了《应物兄》的酸腐味,这就对了。但如果太酸腐了,就也不是“文人”,而只有“文”味,少了“人”味了。不过我读之,感觉还好,是有点酸,但不至于掉牙,——要不也不可能读完了。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