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厂镇的“同仁号”,民国时期镇里最大的商号,主人向佑文。
向家祖上家道渐兴,到其父掌家时,置田产,办煤窑,烧盐灶,开商号,已成为一方巨富。
向佑文17岁时辍学从商,帮父亲经营筹划,一入商场就展现出精明干练的商业天赋。民国十九年(1930年),向佑文与其兄向执中承袭父业,分管商号及盐、煤等实业。他先筹巨资扩大煤炭开采规模,又增购3座盐灶,添造运煤船只,把煤盐实业联为一体后,又把眼光转向农业商品生产和商业经营,投资开办黄连棚、兴办党参山,年收黄连3000多斤,党参1500多斤。向佑文将这些药材以及收购的其它山货加工包装,运往武汉、广州等地销售,获取巨额利润;又从外省及重庆、万县等地购进绸缎布匹、烟酒糖类、京广杂货,设店批发或零售。
抗日战争时期,长江下游水运断绝,陕鄂客商,均由山路来巫溪买卖药材、盐巴、山货等,宁厂一带商贾云集。向佑文看准时机,果断聘用10名管事分管盐灶、煤矿、商号,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药材种植和加工,先后在万县、宜昌、广州、重庆等地开办购销栈、转运站、山货药材分号,其经营货物远销省内外,甚至将中药材销售到南洋国家。向佑文也成为宁厂第一个将生意做到南洋的商人。
抗战胜利时,向佑文已将采煤、制盐、种植、商业、运输连成“一条龙”,家产发展到拥有田产780多亩,年收租粮35万斤,煤矿2座、盐灶5座、黄连棚36个、党参山8处、木船70余只、商号(分号)7处,拥有管事、账房、职员、工人500多人,成为下川东著名的“百万富翁”。
当然不仅仅一个向佑文,众多盐商在盐道上辉煌,也在盐道上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