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劲松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家,诗人,公共政策研究专家。


作品曾多次获国家文学奖项,在《中国民间文化》、《甘肃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中外教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00余篇。


散文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北京论坛创作类一等奖。

郑劲松:朋友圈是个什么圈?
  2018-07-17

朋友圈_副本.jpg

毋庸置疑,“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精神、思维与认知。网络文化已经打破“虚拟世界”的属性,正在深度介入并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微信而来的朋友圈,这一新生的、时尚的社交平台,也几乎颠覆了传统语义上的朋友圈概念。那么,朋友圈,究竟是个什么圈?它圈住了我们的什么?

其实很难界定。如果顾名思义,它理所当然应该是因朋友而形成的圈子。但是,这里的朋友又是谁?这样的朋友是如何形成的?不妨先从词源学角度考察一番。

“朋”字最早见于远古中国的象形会意文字——甲骨文,出现青铜铭文中。词源学解释,“朋”字从二“肉”。“肉”指“肉身”、“身体”。“二肉相并之形”表示“身体挨着身体”,意思是“二人相与为友”、“同类相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朋,假借也,群鸟相聚”。所以,朋友泛指二人以上形成的一种友好关系,如家庭成员、亲戚、师生、同事、干群等等之间。换句话说,朋友的形成有共同生活、工作、学习等现实前提。而微信时代,一切前提与由头都可以简化,都可以随机瞬间生成,只要指尖的一次扫码、添加、通过,几秒内足够。比如,一次在外讲学,下课之间,学员围住“扫码”,一次聚会、一次会议,甚至根本无需见面,靠别人的“名片推送”,或者微信中“附近的人”,或者根据QQ号、手机号等等,都可以速成“朋友”。朋友的外延已被不由自主地无限放大,其内涵指向反而早已被淡化。朋友圈的朋友,传统语言学的解释已经显得“格格不入”。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