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劲松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家,诗人,公共政策研究专家。

作品曾多次获国家文学奖项,在《中国民间文化》、《甘肃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中外教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00余篇。

散文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北京论坛创作类一等奖。

郑劲松:春耕图
  2018-03-18

blob.png

晨光初照,春风微寒,山坳里到处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味。

我牵着那头皮毛黝黑油亮的耕牛,来到“大长田”。父亲扛着犁头,手里捏着那根磨得光亮的竹鞭。到了田边,父亲从我手里牵过绳子,绾了几圈盘在牛头上。牛儿温顺地低头,让父亲套上犁铧和“架担”,自觉地走进田里。父亲轻轻地扬了扬手中的竹鞭,牛儿就昂首挺胸地踏步向前,“嗞啦嗞啦”的,一阵好听的水响……犁铧翻起田里的泥来,像拱起一条条光滑的鲤鱼背。休眠了一个季节的冬水田,就在这和煦的春光中醒来了。

是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很多儿时的记忆也在醒来。一到春天,我总是想到故乡川南的那一湾水田,想到犁铧,想到那牛儿和手持竹鞭的父亲,一股亲切、自然、清新的泥土气息便扑面而来。

blob.png

这已是四十年前的情形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农民对土地的那种激情重新焕发出来,“填饱肚子”的欲望立即化为战天斗地的强大力量。几姊妹虽然都还在读书,但下午放学回家,我们就会丢下书包去砍柴、割草、烧荒、放牛、打猪草,帮着大人力所能及地干点劳动。那时,乡下的孩子和大人一样有着朴素而现实的愿望:种好那一亩三分地,白米饭就有了,新衣服、学费也会从地里“长”出来。那时,土地名副其实是农民的命根子,一家老小的衣食来源。

“一年之计在于春”。好多中国谚语都有着浓厚的农耕文明色彩,这句话也不例外。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春种是后三季的基础,至关重要。我至今记得这样的谚语:“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说得多实在。还记得一些春耕的古诗词,如中唐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再如清代大学者姚鼐的《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同样很接地气,一读诗,一幅农家春耕图就跃入眼帘。

blob.png

精耕细作时代,土地在农民眼里十分金贵,春耕还传承着老祖宗的“三犁三耙”。夏天收割之后,秋天茅草茂盛而又开始枯黄时,农民会“铲田坎”“烧草灰”。土里的杂草要铲掉,晒干后烧了灰肥土;田边、田坎上长的草,就铲到田里“沃”肥;为了田坎结实不漏水,还要专门糊田坎。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土地的利用率,田坎上还要种黄豆、绿豆或者玉米、高粱。“三犁三耙”是建立在这些基础工作上的重头戏。为了土地更加松软,一般是收割完庄稼后,就犁上一次,耙平,秋后再犁再耙。开春后,又再犁一次再耙平。所谓“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工作上的重头戏。为了土地更加松软,一般是收割完庄稼后,就犁上一次,耙平,秋后再犁再耙。开春后,又再犁一次再耙平。所谓“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这些谚语当然不是诗,但谁能说这些凝结着生活经验与智慧、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语言不是诗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手一脚全是诗。

历经几次“折腾”,田就熟了,赤脚走进田去,那种滋啦滋啦的响声,听上去很享受,好像是土地正在和农民悄悄对话。有经验的农民根据这水响,就可以判断哪些田肥、哪些田瘦。我想,农耕文明之所以成为一种文明,不正是因为它一直维系着这种人与自然丝丝入扣而又生生不息的深层关系么?

blob.png

活色生香的春耕图是如此亲切可感而诗意荡漾。那是川南山间的经典画面:父亲扶着犁头,扬着竹鞭,牛儿拉着铧,一页页像翻书似的,新鲜的泥土一行行排列在水田里。父亲有时会哼上一段山歌,牛儿偶尔也会昂头一声长啸。人累了,就坐在田埂上,抽几分钟“叶子烟”,或者嚼上一个娘带来的煎饼;牛累了,就在田角埋头品尝我们割来的新鲜的草……

如今,这样的春耕图已经成遥远的记忆。春天归来,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想着想着,儿童时代背诵的第一首诗又在耳畔响了起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似乎是一种隐喻:一切幸福都是奋斗得来的,有什么样的耕耘,就有什么样的收获。

那么,请让我们向春天,向春耕者致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郑劲松,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南大学报》执行主编,在《中国作家》《星星》《时代文学》《边疆文学》《光明日报》《中国社科报》《散文百家》《诗歌月刊》台湾《葡萄园诗刊》澳门《华文百花》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300余篇(首),曾获第二届孙犁散文奖,首届林非散文奖,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杯新诗奖,徐霞客文学奖,首届重庆晚报文学奖等,出版有散文集《永远的紫罗兰》等。

微信图片_20171207105234.jpg


版权,新.jpg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