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劲松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家,诗人,公共政策研究专家。


作品曾多次获国家文学奖项,在《中国民间文化》、《甘肃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中外教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00余篇。


散文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北京论坛创作类一等奖。

郑劲松:朋友圈是个什么圈?
  2018-07-17

朋友圈_副本.jpg

毋庸置疑,“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精神、思维与认知。网络文化已经打破“虚拟世界”的属性,正在深度介入并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微信而来的朋友圈,这一新生的、时尚的社交平台,也几乎颠覆了传统语义上的朋友圈概念。那么,朋友圈,究竟是个什么圈?它圈住了我们的什么?

其实很难界定。如果顾名思义,它理所当然应该是因朋友而形成的圈子。但是,这里的朋友又是谁?这样的朋友是如何形成的?不妨先从词源学角度考察一番。

“朋”字最早见于远古中国的象形会意文字——甲骨文,出现青铜铭文中。词源学解释,“朋”字从二“肉”。“肉”指“肉身”、“身体”。“二肉相并之形”表示“身体挨着身体”,意思是“二人相与为友”、“同类相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朋,假借也,群鸟相聚”。所以,朋友泛指二人以上形成的一种友好关系,如家庭成员、亲戚、师生、同事、干群等等之间。换句话说,朋友的形成有共同生活、工作、学习等现实前提。而微信时代,一切前提与由头都可以简化,都可以随机瞬间生成,只要指尖的一次扫码、添加、通过,几秒内足够。比如,一次在外讲学,下课之间,学员围住“扫码”,一次聚会、一次会议,甚至根本无需见面,靠别人的“名片推送”,或者微信中“附近的人”,或者根据QQ号、手机号等等,都可以速成“朋友”。朋友的外延已被不由自主地无限放大,其内涵指向反而早已被淡化。朋友圈的朋友,传统语言学的解释已经显得“格格不入”。

朋友圈1_副本.jpg

当然,这种一秒钟就可以在指尖上诞生的朋友,其亲密度与稳定性也远远不及传统意义上亲人、师生、同事、同行以及真正“志同道合”形成的朋友。因各种偶然、临时、随机、从众、跟风添加的,动辄几十、数百乃至上千的“朋友”,其实很多时候,就成了“躺在”手机上的一个文字或昵称符号,一次添加,永不说话,永不互动,或者添加之后完全淡忘的,其实不在少数。

所以,因这样的朋友而生发的“朋友圈”,自然而然并未形成常理所说的那种情感、志趣甚至价值观相对认同的圈。“熟悉的陌生人”,或者“陌生的熟人”,成为微信时代的新常态。

作为一个社交平台,个人“朋友圈”其实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个发布平台,一块情感表达、日常生活与思想记载的“小黑板”,一个“日记本”。这是一种相对自由的、随意的、个性化的生活工具,一种灵活多变、轻松活泼的表达手段与方式、发泄或释放渠道。对此,我表示高度认同和肯定。“互联网+”时代还在继续衍化,作为新的生活方式的朋友圈,开通了一种时空共享的人类情感、思想的表达方式与释放渠道,自然会减少物质化的、有形的那种“沟通”。这应当理解与宽容并接纳。

朋友圈连着一个动词“晒”或者“秀”。大到国际国内形势,小到——更多的是这种小到——个人化的生活起居、吃饭穿衣、聚会开会、加班熬夜、读书旅行、写作娱乐、购物消费,甚至对某个人、某种事的喜、怒、哀、乐、愁、怨、恨,七情六欲,阴阳八卦,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一切都一“晒”一“秀”了之。

微信_副本.jpg

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过于随意、宽泛、自由,甚至过于“私密”的公开的“晒”与“秀”,也会扩大化自己的个人隐私,自己的行踪、思想、情感、心理以及家居、工作等“秘密”也随机“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朋友间,如果复制、转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连锁反应会瞬间形成。一腔情愿的吐槽与吐露,随时都可能滚雪球式的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的波及,始料未及的情形比比皆是。这个朋友圈是没有边界的圈,是容易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似的不断扩散的圈。如果所发的帖子或者转发的文章关涉法律纠纷、关涉不当的错误的言论,这种无理性、波浪式扩散,就会造成个人无法预知、无法控制的严重后果。

如同火的发现与保存使用成为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识,其后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动力时代、电气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直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看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工具进步的历史。网络时代新生事物的朋友圈,既方兴未艾又问题多多。

那么,作为社交工具的朋友圈,作为网络生活的朋友圈,作为思想与情感表达的朋友圈,作为大众文化的朋友圈,它的边界在哪里?它的底线在哪里?它的盲区与误区在哪里?怎样利用好这一方便、快捷的工具而又不至于精神、伦理、道德甚至法律的“陷落”?这值得我们研究、观察、审视和反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郑劲松,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南大学报》执行主编,在《中国作家》《星星》《时代文学》《边疆文学》《光明日报》《中国社科报》《散文百家》《诗歌月刊》台湾《葡萄园诗刊》澳门《华文百花》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300余篇(首),曾获第二届孙犁散文奖,首届林非散文奖,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杯新诗奖,徐霞客文学奖,首届重庆晚报文学奖等,出版有散文集《永远的紫罗兰》等。

微信图片_20171207105234.jpg

版权,新.jpg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