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辛—盐之留存(三)
  2021-08-15

伏羲、女娲相距的时代久远,其生平事迹已经被完全神话(或有可能二人本就只是神话人物,而非历史人物),所以关于他们的故里或治地均存在众多争议。在盐道上,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有伏羲山(又称暤皇山),平利县有女娲山,湖北竹山也有女娲山,甚至部分地方还有了学术上的支持。

比如,据《地理志·山川》记载:“在县(平利老县)西北交安康界,孤峰高耸,以上有高皇庙,故民间讹为高望山”。平利县光绪《县志》载:“高皇山……上有高皇庙而故名”。《太平寰宇记》载:“西城有伏羲山”。南宋罗泌《路史》载:“女娲立,始治于中皇山,山在金洲之平利,与伏羲山接,伏羲山在西城”。伏羲山与南麓三十里处的女娲山一脉相连,遥相呼应。《山海经·海内经》和《太平寰宇记》卷十四云:“古之任国,太暤之后……云女娲生处。”说明女娲故里为巴。伏羲、女娲曾以此地区为治所,和典籍记载的地理位置,历史演变规律有很多相吻合的地方,可谓“人以山居,山以人名”。

在平利的女娲山,不仅有古老、悠久的神奇传说,还有女娲庙、高皇庙、三皇庙等庙宇遗址,残存碑刻,再加上《华阳国志》《十道要录》《新唐书》《路史》《九域志》等古籍都有关于此地为女娲山的记载,可信度就更高了。

再得说说炎帝神农氏了。

这位在女娲之后出现的又一位上古大神“炎帝”,也被尊为“太阳神”,传说他牛首人身,亲尝百草,发明用草药治病,发明刀耕火种创造翻土农具,还教民众垦荒种植粮食作物,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还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几千年来,整个华人(不仅汉族)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成为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动力。

有关炎帝和神农氏是否为同一人,炎帝(按炎帝即为神农氏进行表述)的治地属于那些范围,学术上还有众多的众多争议,暂不管它。

无论怎么争议,但在盐道之上,神农架就是因尊崇神农氏而得名的。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