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乙—巫盐崛起(三)
  2020-10-11

舞而歌,低沉还有些沙哑。

秦风弥漫,楚韵缭绕。

宝源山盐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商人,从巫到巴,从楚到秦,从未停歇。

巴蜀灭亡,北方之地的大手悄悄伸入了三峡。

在这之前,西北弱秦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从秦穆公励精图治,到后来嬴政一统天下,老秦人在这片土地上,倔强而固执地坚持着,披荆斩棘、秦腔高亢。“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信仰。责任和信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老秦人正是具有了这种责任与信仰,开始放马九州,一统天下。

放马九州,得拥有强大的军队;一统天下,得靠富足的财力支撑。

以宝源山盐泉为代表的三峡诸盐孕育了曾经富甲一方的巴国,秦人眼馋。

灭蜀灭巴之后,秦楚之间终于围绕三峡盐源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拉锯战。

这场战争杀得血雨腥风,哀嚎遍野,在全世界都可以算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盐战了。

战争的精彩,等会儿在后面专门章节去描述,这里要说的还是财富。围绕财富,从来都是残酷的杀戮,所以楚国不惜囤积重兵抵御秦人。来来回回打了将近一百年,中间有很多故事,只讲一个,就能证明盐源的重要。

石峰巍然千万年,那日格外特别,云雾之中,若隐若现,一笔重,一笔轻,一笔是焦墨浑实,剩下的是留白。

很多时候,留白比填充更需要考究。

宋子渊陪着楚襄王而来,对着这巨幅留白遐想。

这宋子渊即宋玉,极善辞赋,和他的师傅屈原合称“屈宋”。子渊还长得十分俊美,风流倜傥,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

还是在四年前,也就是楚襄王十七年,即公元前282年,也是子渊,遐想之中留下的《高唐赋》成为千古奇篇。《高唐赋》里,巫山之女飘然而至,不仅模样奇美无比,还真情真性,自愿向先王(楚怀王)荐枕侍寝。朝行云,暮行雨,云雨之间,缠缠绵绵,好不自在。文章展示了神女化云成雨的美丽形象及其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更多的却是表达通过与神女相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福祉的祈盼。

可如果就只有这《高唐赋》,或许后面仍会发生很多故事,但肯定没现今这般精彩。

这次是楚襄王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8年,其实才短短四年时间过去,还是这巫峡,还是这滔滔江水,还是这云吞雾绕。变了的,是战国的形势。上次来巫山高唐时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83年,襄王与秦昭王在鄢邑友好相会;同年秋天,两人又再次在穰邑相会。一年之间,两国君王相会两次,可见是形势大好。而且,早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楚国,能和号称“虎狼”的秦国国君一年相会两次,外交成绩突出,楚襄王自是洋洋得意,趾高气扬。

这次,子渊陪着襄王又来到高唐之上。

文人喜怀古思情,以古喻今,何况是风度翩翩,才高八斗的宋子渊。

看树树红叶在山峰之巅随风而动,听阵阵涛声在山谷之中回荡起伏。还有云雾缭绕,同样留白万千。

肯定是会有水酒的,推杯换盏之中楚乐渐起,楚腰纤细,翩翩而舞。

微醉。

子渊自当和襄王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得意之作《高唐赋》,讲起那与楚怀王亦真亦梦的巫山之女。

故事里的女子总是充满遐想,要比这眼前的楚腰具有更多吸引力,襄王此时已经醉意朦胧。那时的三峡远离中原,儒家教条尚未兴起,襄王自不会管什么伦理纲常,只想着在这高唐之上能也赴云雨。但神女一直未来,清晨起床的楚襄王郁郁不欢。

于是,《神女赋》成了子渊在云梦台献给楚襄王的又一份礼物。

巫峡之上的一峰山石,从《高唐赋》到《神女赋》,就这样活脱脱地被宋子渊塑造成了一位姣丽多姿、超尘绝世和情思绵绵的神女形象。

这神女在云雾之间或藏或露,似娇似羞;这神女在江水之上忠贞不渝,守望千年。

宋子渊,用奇思妙想给楚襄王的内心画下了万千留白,用神来之笔让一夜春梦热闹了两千多年。

巫山神女,由此扬名天下。

“神女之辩”的话题,也跟着热闹了两千多年。

其实,在宋子渊写作两篇词赋之前,当地就有了“神女”传说的民间雏形。但这一山野传说,却成为两千多年来文学史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大奇事,只因执墨的人是俊美潇洒的宋子渊,只因故事的主人公有淫乐无度的楚襄王,只因这巫山神女带给了世人太多留白。

于是,巫山神女的故事被不断从俗到雅,又从雅到俗地传承。作为母体文学素材的“巫山神女”,一遍又一遍出现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和梦里梦外。

有些人的梦里,神女忠贞坚毅,唯美奇幻;也有些人的梦里,神女淫邪妖媚,放荡无度。

从神性到世俗,神女的形象在变,连宋子渊的形象也跟着在变。

有人说宋子渊忧国忧民、志向高洁;也有人说宋子渊烟花酒肆、才多情滥。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怀疑的,又岂止李商隐?

还是任乃强,他写到:“……这篇《高唐赋》是宋玉献给楚襄王的,不能凭空造谣。后世文人只欣赏他的文章,盛传这个故事,却未有人研究过文章的实质。近世的科学家们,也只把它看作文人游戏,付之一笑而已。我试把它结合到巫溪盐泉来分析,觉得他所说的巫山神女,就是代表的巫盐。巫盐对于楚人的生活来说,正如大旱之望云雨。巫盐能运来满足楚人的食欲,宋玉喻为自荐枕席。楚襄王时,被秦国夺取了巫盐,楚国大乱,襄王曾竭其全力夺回巫盐。宋玉的《高唐赋》,便是此时作来歌颂襄王的。楚文学,好借神鬼为寓言,不直陈其实。屈原文章便是如此,故其弟子宋玉也是如此。”

盐税富足,盐水消炎提劲,谁占领三峡诸盐,谁就胜券在握。子渊和楚襄王来到这巫山高唐,自当谈论巫溪盐泉,盐战已经打了几十年且反反复复各有胜败,楚襄王夺回巫盐,还能和秦王两次相会,自然趾高气扬,子渊也当歌功颂德,所以云雨交合,辗转缠绵。

可战国风云突变,三峡之水浪涛汹涌,大好形势转瞬即逝。秦军来势凶猛,短短三四年时间连续打败楚军,还割让了上庸、汉北之地,巫盐成为“虎狼之兵”的眼前肥肉。而对于楚国来讲,巫盐虽味美,但已成别人嘴边之肉且伸手可食,犹如梦中的巫山之女,可观可赏却无法共赴云雨。

宋子渊十岁时就跟着师傅屈原入鄢郢,深谙官场之道,何况面对的是淫乐无度的楚襄王,自然只好借神女故事来暗自谏言。

“巫山神女”,其实就是宝源山盐泉的隐喻。

这秦楚盐战,无意中成就了“巫山神女”的佳话。

这是文学成就的奇事,更是巫盐成就的奇事。

在秦楚争盐过程中,还得说起蜀中太守李冰。

任乃强写到:“当楚国坚守巴东盐泉地区以制巴蜀,蜀民惊慌失措时,蜀守李冰,创取井盐法以自救。勉强获得安定巴蜀,终于待到楚亡。”

《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周裂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首,因能知天文地理……又使其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尧焉。”对于这段记载,《中国井盐科技史》里也有详细介绍,说李冰不仅是著名的水利专家,而且是井盐生产的开拓者,他在治水过程中初步掌握了地下盐卤资源的蕴藏情况,根据治水中积累的经验,采用开凿水井的方法,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华阳镇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

两国僵持之时,楚国自然切断了秦国的食盐供应,军民无盐可食,自然民心不稳。秦王推测川东有盐泉,川西肯定也有,于是让李冰利用治水之便打井寻卤。

李冰不负所望,通过“穿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开发史的序幕。当然,李冰所创的“打井取卤”之法是在当时凿渠治水的工艺上开凿出的大口浅井,这种盐井因受技术限制,不会很深,而且井径很大,所以成效有限。但后人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后来在四川自贡的最深盐井竟达1000.42米,创世界之冠: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这也标志着中国钻井工具和深井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这些,都是后话了。

秦楚盐战,迫使秦国在川西开发井盐,只因这李冰开凿都江堰治水之功太大,所以后人忘了在这打井取卤方面他也是鼻祖。

就这样,盐战持续了近百年,秦楚之争也持续了近百年,最终以大秦铁骑的一统天下而结束。

顺便说一下的是,从秦国统一中国一直到今天,三峡地区再也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直接为争夺盐卤资源的战争。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统一之后,中国漫长海岸线上出产的海盐可以大量行销内地;另一个原因是,凿井取卤的技术逐步成熟,大规模地开采盐卤资源,开辟了以自贡为中心的另一个盐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唐文龙,80后,重庆巫溪县人。喜摄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用色彩和形状表现哀愁与欢乐。

喜文,当过农村小学教师,做过党史研究工作,获得过没有记者证的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称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华龙网“鸣家”、重庆晚报“夜雨”专栏作家,重庆市文旅融合专家库成员。发表各类诗歌、散文等文学和新闻作品百多万字,多次在各类征文、摄影比赛中获奖,出版有《小人物讲大道理》,长篇文化散文《巫盐天下》,一直敬畏着文字。

喜书,好读书不求甚解,获得过重庆市第七届十佳读书人称号,一直自娱自乐,对镜黄花,临窗醉月。

网名“黑蚂蚁”,毫不起眼,柔弱渺小,但始终模仿着蚂蚁的姿态,坚持,坚韧,倔强地爬着,虽然慢了点,但一直向前……


dd21cdca0b5147f1b5323fcf5e4e568f.png


尾部版权声明_副本.png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