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生活成本大概需要多少?
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然而,即便就是常年生活居住在农村的人,对这个问题都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
如果只是正常的衣食住行,抛开住房这项投入不算,其余的饮食、用电及日常零花,在我们老家,每个人每月200多元就可以了。很多农村修建了山泉“自来水”工程,村民生活用水不用出钱。
年龄在60岁左右、以及之下的村民,基本上都能通过耕作解决粮食、蔬菜,包括饲养猪、牛、鸡鸭等家畜家禽所需物料等问题。反过来,他们需要的肉、禽及蛋也有了保障。
但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由于医保常识的普遍缺失,加上健康生活习惯没有普遍养成,农民、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村民的患病几率不小。小病小痛倒还药到病除,只要用药及时问题不大;怕的就是有些大病,对于那些村民来说就可能是导致倾家荡产的财务支出“无底洞”。
相对于基本生活开销的正常、与生病支出的异常,在农村还有一种令村民敢怒不敢言的怪常支出:人情往来礼金。
子女结婚、老人去世等传统的婚丧嫁娶,新修的房子落成,刚出生婴孩的满月,逢五逢十的生日……现在农村的礼金行情一路看涨,10多年前婚宴礼金50元、100元,现在基本上是低于200元就拿不出手;如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姊妹的孩子结婚,一般则要1000元以上的礼金。
图片来源:重庆图库
礼金这个事,在农村真的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不给礼金,亲情情缘可能就断了;按“行情”给礼金,辛辛苦苦耕作一年,也许就够几次“吃酒”。
对于有单位的人员来说,收送礼金有“八项规定”“N不准”等刚性规章约束;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即便有的地方有“村规民约”,但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多数都是“贴在墙上做个样子”。
关于农村礼金这个问题,我接连问了5、6位村民,他们都是一脸苦笑、摇头无语。
此题,难道真就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