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
布面油画 63cm X 90cm 2006
透视原理,是绘画的基本原理之一。绘画中的透视是一个概念,不是物理学的范畴,也不是几合学的定义。而是具有物理学含义的实用性的特定范围的应用。绘画使用的透视是合理的透视,而非物理学中的绝对透视关系。
绘画中的透视,是指画面中的物相按平面空间展开,并在画面中呈现的相互关系,或同一物体各部位物相间的空间、距离关系。画一幅风景画,在画面表述的空间里,有不同的物相由近至远地依次分布,高山河流,花木水草在自然空间展开,无论其取景范围的大小,画面中的物体,通过肉眼观察得到的图相,都不是经过精确测量得到的物体平面分布的准确位置和体积,即并非它们之间的几何学关系。将视觉画面转化为绘画画面时,往往是作者对目测的环境,以自己主观设定的视高、视角去处理景物的相对画面位置。这样的结果,虽能表现出物相的透视关系,却不是几何学里的绝对透视关系。这就是应用上的合理透视。
在绘画构图中,作者都以视高线来确定所画场景的等高关系。根据所设定的视高来确定地平线的位置,这样高、低视高的视角大至也确定下来。往往习惯将灭点设置在画面的中部。当然,根据取景表现的需要也可将灭点设定在左、右的画外。如果有左、右两个画外灭点,所描绘的物景通常与作者处于交角的相位。当然,各物体在展开的平面所处位置的不同,与视点间的角度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是由作者将观察的结果作以主观的调整。
处于视高线以上的物体,会得到低视高的物相;低于视高线的物体,得到的是高视高的物相。从一点向前方看的场景,实际上相同距离的物体形成的物相是半径相等的弧形。所以,在取景作画时要在同一平面展开,在画面上予以表现,将所画场景中相同距离的物体物相,中部以适当的压缩,两侧作适当推移,使之在画面中的表述,更合符绘画的透视效果。
绘画中的透视角度,基本上都是根据画布的尺寸以经验主观设定的。要描绘场景中的物体,如高山、树林、田野、草原等,只能以相对等高关系去处理。无论怎样的结果,都要保证画面能体现所绘场景的相互物体之间物相关系,给人以合理的透视感觉。在室内静物绘画中,因观察距离较近,对物体间或物体前后边沿变线关系的变化观测不太明显,一般以对其中一个主要物体物相为准,主观设定透视角与灭点的相对关系作为画面处理的依据,获得所有物体在画面中的图相位置。然后依据这个图相与其它物体物相作等高等分比较,取得所有物体相关物相透视表现结果,以之构成整体的画面。
透视原理的应用,是对物体空间、距离、体积得到准确表述的重要手段。但绘画中对透视的表现,还需要光学原理、色彩原理的综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绘画效果。绘画中透视的表述由物理表达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色彩表达即近强远弱,远处物相固有色减弱,近处的物相固有色增强。光学原理的表达为近处清晰,远处糢糊。除空气中水气及其它少量成份气体的折射影响外,更主要是远处空间范围增大,物体体积与空间的比变小,物相的四周充满光线,光线占据大量的空间,物体物相相对变小糢糊不清,这是光线增强的表现结果。固有色是随着光线减弱而增强,反之即固有色减弱。只是由于视觉的生物本能在自然环境中的视觉能力影响,使其感觉近的物相相对清楚,往往错误地认为是光线在增强的结果。近处物相与视觉空间的比例系数要大得多,光充填的体积比远处小很多。视觉远方的整体空间要大得多,充满光线的空间甚至大到物体物相逐渐消失,自然界是充满光线的世界。
绘画中的透视不是物理学的绝对透视,而是绘画所特有的绘画效果表现的多元因素的综合应用方法。以上便是,经多年的绘画实践,对绘画中透视的实际应用得到的有限认识。
作者简介:朱智勇,籍贯山东,1953年出生在重庆,从小跟随曾翠虎、白承、杜永樵三位教授,不同年龄阶段分别学习素描、国画、水粉、油画。多幅作品被国家有关机构,博物馆和收藏家所收藏,作品载入文化部《伟大的文艺复兴》等三十几部典藏,其多幅油画作品在国际国内重大美展获金、银奖,多幅作品被省级美术馆、企事业机构及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