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吉芳

曾任《少年先锋报》新媒体总编,创办《先锋家长手机报》。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高级评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人社部茶艺师实训指导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


现重点研究茶文化,倡导生活教育·生活茶道·生活禅心,以茶道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




郭吉芳:老班章,王者风范在何其?
  2021-05-12

去年的春天,茶人的手机被32万一公斤的老班章毛茶刷屏了;前不久,网上有人抛出“猛料”称:2018年老班章茶王树、茶皇后又被土豪直接垄断,毛料分别为68万元一公斤和46万元一公斤。我很纳闷:茶是拿来喝的,这种背离品饮价值的炒作,意义何在?

班章村位于勐海县布朗乡东北部,距离乡政府20公里,从县城过去有60多公里。下辖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坝卡女、坝卡龙5个寨子(自然村)。名气最大的就是老班章和老曼娥了。

上老班章,路是不好走的,弯道大且多。有的还很窄。现在虽然铺了石子儿,颠簸也是有的,但好走多了。快到老班章有一个大弯道,泥土粉尘飞扬,我们的车曾在这里沦陷,两旁的竹林茂盛,竹叶上蒙了一层泥土灰。如遇下雨,很容易轮胎打滑,陷入泥坑,任尔哼哼踩油门,耗尽油料,干着急。

老班章的大门最能见证茶叶经济改变当地人生活。从我第一次踏进老班章,就见证了寨门的三次翻修。第一次是简单的木结构门;第二次是几根水泥柱支撑的大门;第三次见到正在重建。现在的你,进入老班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泥构架的略显气派土豪感大门。进到寨子,处处可见茶叶给这座古老的寨子带来的财富。

老班章村,从开始拆老房建楼房开始,似乎没有消停过,每年到老班章都有好多处施工现场,村道旁沙石水泥钢筋等到处都是,修建扩建新房,年年有变化。

来老班章是要去朝觐茶王树的——传说中800年的茶王树。现在不仅有茶王树,还有茶皇后树,记得以前来,茶王树还是可以近距离触摸合影的,而现在已经用围栏围好。可能很多茶友会怀疑,这么细小的树也有800年?但经过相关部门多次论证,这棵树的确是有800年树龄了。

现在,茶王树、茶皇后树周围的土地早已被前来朝觐的人踩得紧实,连草都难生了。

据说开采时,人山人海,真担心人气冲天的围剿,这茶王、茶皇后会短命的,事实上现在生长状况并不乐观。有个朋友把前两年拍的图片给我看是那样的繁茂,而现在精气神都差之甚远了。

某宝上9.9元一片的老班章让不知者购买;各地茶博会老班章由开博几千一片到后来几十都能买到,这老班章古树茶真有那么多让茶商卖之不尽?整个老班章,古树茶产量,每年撑死也就4吨左右,但名声在外,每年毛茶价格攀升,今年上万一公斤,这个价还是大小树混采的。至于市场上还有100多、200多的老班章,只能说老班章的台地茶都不止这个价了。

老班章,我等也只是看看你,手里的资粮享受不起你王者的身价!

如果是老茶客,追求性价比,其实是没有必要追名山名寨,就拿与老班章相距7公里的新班章来说,这里海拔1600多米,也有大片的古茶林,口感也相当不错。然而,每年很多茶商,直接拿这里的茶说是老班章的茶,也是消费者追求名山概念茶把茶商变奸商给“惯出来”。

话又说回来,老班章有这么牛,也是有它值得骄傲的地方,不然怎敢称“王”呀!

老班章年平均气温18.7℃,雾多是布朗山的特点,平均每年雾日107.5~160.2天。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达到19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只有旱季雨季,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古茶园土壤以落叶和沙壤混合型为主,地肥壤后。

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老班章”茶区栽培型的古茶园有数千亩,乔木茶地4700亩,年产青毛茶仅50吨。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

老班章村所在地,原生态植被多样性文化保存完好,土壤有机质丰富,日照足、云雾浓、湿度大,特别适合古茶树的生长,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

老班章普洱茶的特点:

1.标准的大叶种茶,因此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

2.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蜜香之间;

3.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4.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霸气十足。

总之,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整个普洱茶产区,好喝不贵的茶是有的。只要你理性消费,不去跟风,并找对人,喝到好茶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愿喜欢喝茶的你,别被概念茶蒙蔽,喝到适合自己的茶。

作者简介:郭吉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高级评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人社部茶艺师实训指导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现重点研究茶文化,倡导生活教育·生活茶道·生活禅心,以茶道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