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被详细列举出来,一是为了说明,盐民们发现了宁厂,劳作在宁厂,但真正控制着盐业产业的还是部分阶层的人。普通民众虽然天天守护着贵如黄金的白盐,但仍然过着贫困潦倒的日子,这是当时生产力低下和特殊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另外也是为了引出一个经常被宁厂的介绍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鄢本恕、廖惠起义比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还早300多年。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指:1831年开始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42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开始的普鲁士王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也正是在三大工人运动催生下,开始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从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其影响非凡。
宁厂的鄢本恕、廖惠起义发生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明朝时期,1509年的时间也比三大工人运动早了300多年,同时鄢、廖等人不是农民、不是牧民,属于纯粹的手工业者、无产阶级,但他们缺乏自己的政治诉求和理论支撑,所以其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社会的分类研究由西方哲学界把持,他们不可能了解更不可能把这个事例纳入到世界各个社会形态发展进程的研究中去分析,但可以证实的是,在宁厂,什么都在尝试,什么也都在发生,包括这看似遥不可及的无产阶级起义运动。
这场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人数10万之众,历时6年之久,影响遍及川东、川北、陕南、鄂西等地,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令朝野震惊。所以战火熄灭,产生的直接结果是明王朝下令减轻大宁盐场灶夫的负担,其后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减轻盐课。
据《大明会典﹒盐法》记载,“正德四年(1509年),四川大宁各灶丁,止令办纳原课。”正德五年又规定:“……除彀多余之数外,多余之数,许缺盐场分灶户自相贸易。”到了嘉靖四年(1525年),“将四川盐井卫实在旗军一千二百名分为四班,二年一换。每班拨军三百名,同民灶五十名,各与官房住坐,日逐煎办盐斤,听其自由贸易,以为衣、粮之资。每军该支月粮,扣留在仓,准(比照)前项盐课。各军有事,仍听调用。拘各余丁,更替煎烧,无事随班操练……”嘉靖十年(1531年)“题准四川大宁、云安等一十五场额办盐课俱照弘治十五年则例……”
《大明会典》的记录说明,随着三峡盐夫起义,迫使明代朝廷不得不及时减少针对盐民的税赋,对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稳定三峡盐业生产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聪明的嘉靖皇帝,把军队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盐场劳作,不仅有效解决了因为战争引起的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又解决了士兵粮食、衣物的开支压力,还通过军队进驻解决了监督、掌控盐民动态的问题,跟三国时邓艾的政策一样,起到“一石三鸟”之效。
这就是宁厂,水静静地流,两岸,存在了太多,逝去了太多。
这就是宁厂,炭火熄了,影子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