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

80后,重庆巫溪县人,公务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

藏书7000余册,先后在《诗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

2012年出版个人通讯作品集《小人物讲大道理》。

唐文龙:巫盐天下|戊—盐味浓郁(四)
  2021-03-11

又得上路了,宁厂固然精彩,却是别人的故乡。

小伙儿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再次踏上了翻山越岭的旅程。

前方又是万千艰辛,容不得半点马虎。

昨夜一通狂饮,醉后眼里是盐路上兵戈铁马旌旗飘展,醉后眼里是丫头回头一眸百媚生。

在宁厂的河滩,早已经和同行的盐背子称兄道弟,小伙儿被请去吃了一次“舔骨”。

这“舔骨”是盐夫们特有的一道下酒菜。

盐民们穷,没钱买菜下酒,于是把河滩上的小石子捡来,洗干净,和着盐水在锅里简单翻炒。

喝口酒,挑颗石子放嘴里嘬着,吸干净那点盐味儿,也能滋味十足。

盐税富足,盐民却穷。

但穷有穷的乐趣,一颗石子,只要加上盐,就是味道十足的生活。

舔盐为生,望盐生味,这样的生活,在盐道上并不陌生。

困苦百姓家,盐是一家人的财富,得来不易,浪费不得。

煮饭时,舍不得多放,将盐袋子吊于屋梁之上,吃口饭看一眼,或用舌头舔舔盐袋,就算过了日子。

盐道上的苦,是盐商盐官不能体会的。

今天的小伙,一路高兴,一路畅快。

扁担上,还挂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丫头送上的点心,用作路上充饥。

这点心,在宁厂被称为“粑粑”。

为了便于携带与食用,峡江两岸的人们喜欢用粮食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粑粑”。

最先是将各种没有经过磨碎的整粒粮食煮成干饭,如米饭、麦饭等,待饭凉以后捏成团,再用菜叶或树叶包好饭团,随身携带食用,这是在石碓和石磨没有出现以前的一种原始形态的“粑粑”。

待碓窝等工具出现后,当地人们将煮熟的干饭放到碓窝里面舂烂,做成饼状,用菜叶或树叶包起来,随身携带,比如用米饭舂制而成的叫“米粑”,糯米饭舂制的叫“糍粑”,不仅可以用火烤软了吃,而且还可以用油煎来吃。吃糍粑比较讲究的办法,还要将糍粑切成小条或薄片,蘸上鸡蛋清再油煎,煎到糍粑表面黄而脆的时候起锅,再放上蜂糖趁热吃,外焦内糯而香甜可口。因而糍粑成为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峡江两岸人们用来祭祀祖先的供品或馈赠亲友的礼品,这也成为三峡地区独有的一种民间习俗。

随着石磨的出现,粮食加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尤其是各种粮食均可磨碎成粉,这样一来就更容易使“粑粑”成为峡江两岸人们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人们用大米磨成的米粉做成米粑,进而用大米浸泡磨成米浆经发酵后,做成各种自带甜味的米糕;还用小麦磨成麦粉做成麦粑,或者加入黄豆一起浸泡磨成浆以后发酵,做成带有甜味的麦粑。

“粑粑”的做法其实比较简单,采集峡江两岸油桐树的肥大叶子,然后包上调成糊状的米粉或麦粉,再或者是发酵好的米浆或麦浆,包好上灶蒸熟,带有食材本身和树叶的香味,称作“桐叶粑”。

“粑粑”作为三峡地区具有区域文化内涵的代表性食品,在其他地方一般被叫做“饼”,比如说在通用的《新华字典》里面就将“粑”解释为“饼类食物”。“粑粑”这一叫法作为巫巴地区人们对于类似饼类食物的统称,在方言里面可以代指零食。从词源学的角度,据考证“粑粑”应该是巴人之饼,或者说巴人之饼因巴人而得名为“粑”。

时过境迁,人们已经忘却了“粑粑”发展的漫长历史,只留下语言中模糊的文化遗迹。

比如这样的叫法,还有“盐巴”“巴盐”。

最早熬煮食盐时使用陶器,杂质不易去除,盐层形成锅盔,呈饼状,也就是“粑粑”状,故称为“盐巴”。

巴人先贩盐后熬盐,所贩所产之盐被称为“巴盐”。

“盐巴”与“巴盐”的区别也在于此,前者因盐的形状命名,后者因盐的产地而命名。

巴国虽远去了两千多年,但它的遗风却渗透在了盐民们的言谈话语之中。

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只在盐道上才存在的食法。

千香百味都不久,只有盐味恋得长;

有盐洗牙骨节紧,少盐佐菜喝淡汤;

柴盐洗脸眼明亮,炭盐泡菜水汪汪。

盐道上充满千辛万苦,所以盐格外珍贵。

运盐人都是穷苦百姓,沿途饭店专门为运盐人提供锅灶自己煮饭,饭店只收取少量的柴火钱,称之为“搭伙”,吃的饭被称为“盐背子饭”。

“盐背子饭”,其实就是玉米面制作的干粮,路途之上利于存放,还耐饿耐渴。盐背子换着花样蒸煮以改变口感,竟然创造了四五种做法,虽然没油没盐,但吃起来不噎不腻,清香爽口,甚至没有一点粗糙之感,成为背盐人的理想食品。

除了玉米饭,盐背子长期食用的还有土豆、红薯。三样东西也被称为“盐道三大坨”。

“早上梆梆梆,晌午靠山庄,晚上换个汤,还是红薯汤。”

红薯干、红薯面、红薯丝,玉米面、玉米馍、玉米浆,土豆块、土豆丝、土豆片,换来换去,都是穷苦人的生活。

“烧的是疙瘩火,吃的是洋芋果。”

变换不同的花样,为的是让生活更多一些滋味。

玉米面煮熟,加上少许大米饭,称之为“蓑衣饭”。

改善生活,就用这“蓑衣饭”下“咸菜肉”。

“咸菜肉”又被称为“烧白”,还有的地方叫做“扣肉”,将连皮的猪五花肉放在咸菜上蒸熟,一口下去,热油从嘴角溢出,穷苦人家,这就算是神仙日子了。

来到“搭伙”的盐栈,小伙儿已累得浑身无力。

这样的征途在盐道上已经习以为常,可还不能休息,从临来时寄存在这里的布袋中取出自己的那份玉米面,加上些水,到灶屋里燃火煮饭。

遇见心肠好的店主,会免费送几块泡好的酸水萝卜或者白菜帮子。

今晚店家送的是半碗“合渣”,足以让小伙感激涕零。

合渣是巫溪一带特有的一道传统农家菜,其制作方法简单,朴素自然。

将用温水或清水泡胀的黄豆放入石磨,和着水推动磨盘,黄豆被充分碾碎,豆纤维合着水流出,豆香四溢。

磨好的豆汁无须过滤,直接放锅里煮熟,水沸腾之时,倒进切细的萝卜菜叶。任何五花八门的佐料都不要,仅仅放入盐,便可出锅。

眼前是豆汁的白,是菜叶的绿,口中是清淡,是原味,如素面女子,朴实无华,却自有风韵。

从宝源山盐泉到万千灶台,仅仅只有盐的距离。

从巫咸到如今,因为盐的苦涩,也因为盐的甘甜。

日子,就如此充满了滋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唐文龙,80后,重庆巫溪县人。喜摄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用色彩和形状表现哀愁与欢乐。喜文,当过农村小学教师,做过党史研究工作,获得过没有记者证的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称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华龙网“鸣家”、重庆晚报“夜雨”专栏作家,重庆市文旅融合专家库成员。发表各类诗歌、散文等文学和新闻作品百多万字,多次在各类征文、摄影比赛中获奖,出版有《小人物讲大道理》,长篇文化散文《巫盐天下》,一直敬畏着文字。喜书,好读书不求甚解,获得过重庆市第七届十佳读书人称号,一直自娱自乐,对镜黄花,临窗醉月。网名“黑蚂蚁”,毫不起眼,柔弱渺小,但始终模仿着蚂蚁的姿态,坚持,坚韧,倔强地爬着,虽然慢了点,但一直向前……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