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盐道上的凿痕清晰可见 余学举摄
这无疑为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这个考古发现如果和三峡地下储藏的巨大盐层结合起来分析,就更具备信服力了。
另一位学者任桂园在他出版的《从远古走向现代》和《三峡盐业考古研究》两本书中,都论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在距今200万年的第四纪更新世之初,尽管古老的三峡地区无论地形、气候、植被乃至充足的水量,都适合于南北西东的各类哺乳动物逐渐迁徙至此生存繁衍,但倘若没有可供自由取用的天然盐卤和露出地面不断遭受淋滤破坏的丰富盐岩层,各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很难在此自由竞争并由此形成相依相存的食物链的。现代有人认为,在古人类早期狩猎采集阶段,饮食中的盐分摄取已相当充足,对于额外盐分的需求并不强烈。其实这种说法,则是忽略了早期古人类狩猎、采集到手的食物中所含盐分的来源。我们说,正是由于广大地面上富集盐分,方才使各类动物和植物体内具有了取而食之的早期古人类所需盐分。因此,对于早期古人类的食盐摄取线路,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食物链来显示:早期古人类狩猎采集→富集盐分于体内的动物和植物→露出地面的天然盐卤与土壤中的盐岩溶液。尽管如此,也还不能完全排除活动剧烈的早期古人类,有如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直接饮用天然盐泉的举措。”
就如宁厂,渗涌不绝的天然地面盐泉,让故事里的袁氏带领族人居住于此。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行政概念的巫溪、巫山两县之分,虽然目前还无法找到直接证据证明巫巴山地的先民食用宁厂盐卤,但毫无疑问的是,三峡盐源对于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太遥远了一些,那么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大溪文化就更具说服力了。
大溪遗址分布在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两岸地区,因最早在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发现而得名。在大溪遗址的210多座墓葬中,很多墓里发现了鱼的随葬品。鱼是最易腐烂的动物,随葬之后历经5300余年之久,今人发掘尚见其骨,可见当时随葬之鱼,已是用食盐腌制过的干鱼了。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知,大溪先民用盐对食品进行防腐处理的技术在当时已非同一般,渔业捕捞与用盐加工一体相连的渔业生产活动自然亦随之而来。
这种葬有大量腌鱼的现象在巫山县城,秭归龚家大沟、柳林溪、朝天嘴,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清水滩等众多的大溪遗址中都出现了。特别是在1993年的中堡岛考古发掘中,更是发现一鱼骨坑深达1米有余,坑口长达2.6米,坑内鱼鳃骨大量堆积,鱼鳃纹理清晰可见。而这样的鱼坑,在中堡岛一处,经三次大规模发掘,竟达一两百个之多。
任桂园认为:“这些鱼骨坑的所在地,很可能就是三峡先民们渔业生产的加工场地,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将吃不完的鱼类去掉肚腹、鱼鳃乃至鱼头、鱼骨,然后用盐腌制以防腐烂,再装船运至周边与其它从事农业生产的先民们进行以物换物的原始商业活动,这已是势所必然的事了。至于三峡先民腌制鱼类的食盐从何而来,我们只要把三峡地区东部上述众多大溪文化遗址连成一线,则不难明白,三峡先民乃是凭借多年积累起来驾水行舟的丰富经验,经由峡江,再转入大宁河上游宝源山天然盐泉涌流之地,用所捕获的鱼类产品以及在以物换物的产品交换活动中所获得的其他物品,与宝源山先民换来的。”
离宁厂宝源山盐泉距离越近,这样的发掘让脉络就更加清晰,甚至年代也更加久远。
1992年5月,三峡库区文物规划调查队在巫山县龙溪镇附近的刘家坝发现了一种早于大溪文化的遗存。采集到的陶片,是一种呈千层饼状的夹炭陶,具有采用原始的泥片贴塑法生产的陶器所特有的工艺现象。这个遗址的早期遗存距今约7000年,反映出峡江地区曾有过早于大溪遗址近两千年的文化遗存存在。
而这个刘家坝遗址,仅仅距宁厂宝源山盐泉不足50华里距离,而且两地之间有快捷通畅的大宁河水路相连。
一竹排,一撑杆,顺流而下不需半天便可抵达。
巫盐一出,天下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