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荣昌行】胡伟清:闲话荣昌非遗
2019-08-16
因此,如何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就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非遗的出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其一,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好在人类是分多个层次的,而且人们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对于本来就有市场需求的,比如荣昌的陶器和夏布,就要从挖掘需求上寻求出路。但纯手工的陶器和夏布,毕竟只是小众化的需求。因此,如果生产的是大众化的商品,那就和小众化的需求相矛盾。这就需要从创新性、艺术化着手。消费者不太可能花数倍的价钱,去购买一个功能相同的手工产品,但有可能购买一个创新性的艺术品。
其二,既然一些非遗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来说,又必须予以保护,那就需要启动政府的职能,而不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对于像折扇、剪纸之类已经基本失去实用功能的产品,就需要政府出资,使这些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非遗产品具有了半公共品的性质,更多不在于“有了它”会怎样,而在于“没有它”会怎样。所以,保护非遗,更多应由政府出面,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设想一下,如果这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在多少年后完全消失,我们的文化是不是欠缺了什么。
2019年8月11日
图片来源: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