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东方IC
20世纪80年代时,驻守永兴岛的官兵开始大规模种植椰树,其原因秘而不宣,后来解密后,大家才知道,是战备的需要,紧急情况下,生长良好的鲜椰子可以作为葡萄糖水用。刚开始,种植并不顺利,种下的椰子树活不上两年。后来还是部队政委请来专家进行调查,才找到了原因,部队种植的椰子树都是两年生的椰苗,它们处在母果营养耗尽、根须还未养成的困难阶段,难以适应岛上土壤稀薄、旱季水少的环境。于是改用刚发芽的小椰苗种植,成活率终于达到八成以上。此后十年间,仅永兴岛就种下了上千株椰树。
烈日下,我们来到将军林的华美浓荫下散步,抚今追昔,无限感慨,这些参天椰树是来西沙视察和看望驻岛官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和国将军等人陆续种下的,总数有200多棵。将军林始于1982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上将种下了第一棵,从此,椰树越种越多,成为“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西沙精神的象征。无处不在的椰树林,使永兴岛成为汪洋大海中的绿洲。
有了椰树林的庇护,岛上的其他高大植物躲过台风的机率也大大增加。黄昏,我在岛上散步,在环岛沙堤内相对低的地方,看到白避霜花枝虬劲,叶嫩绿,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抗风桐。在渔村附近,发现了海滨木巴戟,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植物。它是头状花序,小白花在菠萝形的头上一朵朵次第开放,自下而上。最近几年,海滨木巴戟名声大噪,因为它的果实又名诺丽,被发现对人有各种益处,有成为“网红果”的势头。永兴岛也是很赶得上潮流的,毕竟适合海滨木巴戟生长的地方不多,我看到岛上已种植了成片的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