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龙:5年酿制《巫盐天下》18万字铺就斑驳盐路
2019-01-17
沿着巫盐古道采访
以宝源山盐泉为代表,整个三峡盐源头发散出去的古道,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大得让人震惊,几乎贯穿了整个亚洲人类发展史。
对巫盐文化进行了系统了解后,我有了新的发现:假如通过“巫”“盐”这两类别离代表最早精力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前言延伸出的“巫盐古道”为纽带,许多神秘现象都能获得表明,许多成长进程都能一一捋清。好比,为什么三峡地域会存在以“巫山龙骨坡人”为代表的浩瀚昔人类保留遗址?为什么大溪文化遗址层的考古掘客中,会发明动辄成百上千斤的鱼骨头?这都是因为“盐”的存在。在大溪文化遗址里发现大量鱼骨,说明这一区域的古人类,在距今5000—6000年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运用食盐来对鱼肉进行防腐处理。
正是基于这样一些思考,我开始创作这本《巫盐天下》,并从2013年开始收集资料,2018年成书。全书共18万多字,分为十个章节。整本书分别从三峡盐卤的产生,巫盐的商业辉煌,巫文化的发展演变及与盐的关系,盐道的分布构成及其意义,盐道上的商业文明,盐道上的诗词歌赋及各类文艺发展,盐道上的食物演变过程,盐道上的军事文明,盐道上的土匪、鸦片、娼妓等白色江湖,盐道上的城楼寨堡古迹遗存,盐道文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在大量收集、梳理、考辩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巫盐古道”系中国版图腹心地带文明大通道的概念,这本书也是目前对整个三峡巫盐文化和盐道文化最系统、最完整的学术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