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讲,我讲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两个方法,分别是结果导向和学习高人,今天我来谈谈第三个方法:计划总结。
这个方法,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了,但我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其实大多数人并不采用这个“老生常谈”的方法。
其实呢,既然是“老生常谈”,能够“常谈”,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
也许你会问:“你凭什么说现在大多数人不采用这个方法了?”那请你回答下面四个问题:
1.你每天上班前,比如说在公交车上,会不会思考今天我要做什么?
2.你所考虑的“今天我要做什么”,有什么依据?与你的人生目标、5-10年目标、今年的年度目标、本月的月度目标有没有关联?
3.你每天工作结束后,会不会写“工作日志”?
4.如果你写工作日志,那你除了总结工作的得失之外,会不会思考今天的工作符合我的目标吗?
如果你全部回答“是”的话,那恭喜你,可以跳出了,不需要听我接下来的啰嗦了。
但我无论是在校内的课堂上,还是在校外的讲台上,都做过这样的小调查,结果是:回答三个“不”的人超过90%!最多是第一个问题回答“是”,也就是上班前想想今天我要做什么。
还有连这个问题也不想的人,就是到了单位,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没有安排,就无所事事。
如果我们设想这样一个组织:层层都是需要等着领导安排任务才开始工作,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上层领导不安排,中层领导就不做事;中层领导不安排,基层管理者就不做事;基层管理者不安排,员工就不做事。这样的单位,必定是不可能发展的,连生存都是问题。好在这样的单位往往是不需要考虑生存与发展的,所以才存在。
今天我不讲计划与总结的重要性,只是谈谈如何计划和总结。
首先,你要有一个人生的长远目标,就是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其次,把整个职业生涯,甚至整个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完成什么。
再次,每年年末,想想明年我要完成的几件大事是什么,并分到每个月、每周。
第四,每周末列出下周要做的几件事,并分到每天。
最后,每天早上想好今天要做的事。
在做这个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几点:平安是重要的、健康是重要的、家人是重要的、成长是重要的、朋友是重要的。
这是计划,这是事前的。
总结则是倒过来,首先对每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是每周总结,然后是每月、每年、每个大的阶段。总结的不仅仅是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是否偏离了自己的方向。这就好比开车,技术的熟练与好坏、驾驶习惯对车子是否有好处,等等,也是需要总结的,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没有开往目的地。
作为事后性的总结,还可以为下一步的计划做调整,因为我们很可能计划订得不切实际,或好高骛远,或目标短浅,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但要坚持一点,就是那个人生的目标是不能随意调整的,大不了早几年实现还是晚几年实现而已。
人生很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不可能都能够事先计划好。遇到难以预料的事,就先想想这件事与我的目标是否相符,再决定做不做。这是对计划的影响。如果选择做,那就要总结做了之后,是不是偏离了自己的目标。
现在有种观点,说“计划是没有用的,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摸着石头过河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当然也不反对别人持有这样的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胡伟清(公众号:明亮课堂),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