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应某高校邀请,为该校举办的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做了半天的培训,主题是“提高工作绩效的方法和技巧”。此后,我又给另外的企业做了同一主题的培训,当然,每讲一次,因为我喜欢与学员互动和交流,自己也就有了更多的感悟。到企业讲课,对“教学相长”的体会更多。
从今天开始,我把这个培训专题里的一部分内容,归纳了四讲,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是本专题的第一讲:结果导向。
我们大多数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却没有忙出个什么名堂出来,这估计是大多数职场中人的感受。根据我对下属的观察,以及在培训和咨询中获得的感受,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做工作的时候,往往是任务导向的,而不是目标导向的,或者说结果导向的。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的话,比如说从时间这个维度来思考,那就是“事前”的比重太重,而“事后”的比重太轻。
当我们接到一项任务的时候,我们想着的是如何完成任务,而不是停下来先思考一下: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需要获得的结果是什么?
比如说,领导让你做一个汇报用的PPT,你怎么办呢?
很多人是这样办的:先收集很多材料,然后逐一分析,寻找数据和图片,然后构思提纲,写作文稿,最后做成PPT。这样忙了半天,拿给领导一看,领导不满意,前面的功夫就大半浪费了,又得重来。如此折腾,怎能不累?怎能不效率低下?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向领导请示,在什么场合讲,面对谁讲,目的是什么,想获得怎样的效果,领导想讲哪些方面,等等。
有了领导提供的这些信息,就回去构思提纲,并把自己的好的想法加进去,然后再请领导过目。领导点头后,再根据这个提纲去寻找相应的数据、图片、理论依据、名人名言之类,这项工作,还可以交给团队的其他成员去完成,这样就加快了进度。
找到了这些支撑材料之后,再从中筛选出最好的材料,写成文稿,再交给领导看,领导认可后,再做成精美的PPT。
这个过程,其实采用的就是一个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
我这里只举了一个做PPT的例子,其实这种工作方式是可以通用的。比如全年的工作安排,其实也可以这样做:先确定全年的目标,再细分目标,再落实到每个月的计划上。再比如招聘人才,也是先要考虑招聘这批人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列出招聘条件,再思考招聘什么人,到哪里去招聘,等等。
其实,我们很小就学过这样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初中做证明题,有时候就可以从结果往回推导,这样可能更有效地找到证明的办法。但我们在工作中却常常忘了这样的思维方式。
当然,也许你会说,没办法呀老师,我的工作性质就是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比如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这恐怕不是理由,因为任何任务,都是有目的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所以,当我们接到任务后,先思考目标吧。
再往大里思考,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样想想,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必要做的,这样是不是效率就更高了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胡伟清(公众号:明亮课堂),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