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朱芸锋,网名“渝西锋光.
“重庆环保形象大使”、中国名博沙龙成员、重庆首届“十佳网络知识分子”、人民网个人博客过200万点击。
市里的电视来做节目,而且是卫视节目,就是春节之后,比较黄金时段的那种。
节目的大概意思,就是一群有名的人,比如播音主持人,歌手,网红等,给一个城市代言。
大至这座城市的旅游景区,小到街头巷尾的面条小吃。总之一句话,就是通过名人效应的发挥,将城市的形象传播出去。
感觉这是个好事情。
就像我所在的地方,人口规模和面积估计只能算中等,但一提到这里的几种美食,比如黄凉粉,铺盖面,卤白鹅,羊肉汤等,用不着说出超过三样东西,就一定有人明白这说的是哪个具体的地方。
但要更专业一点,或者说更精细一点,就必须得是地道的吃货,才能找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地标。
比如说吃黄凉粉,几乎每个步行街都有这样的店铺,专卖黄凉粉,而且招牌通通都是“某大姐黄凉粉”。
但是地道的本土人士,却根本不会在街头随便将就地吃黄凉粉。
他们一定会转弯抹角、哪怕绕几条街,也要走到嵌刻在美味记忆中的那一家,比如南门桥、或者东门广场口。
而且一定是要某个特定的师傅,亲自切凉粉、亲自打佐料,然后坐在矮矮的小板凳上,美滋滋地整一碗。
至于吃卤鹅,这个地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爆款和标准。
有的喜欢干燥一点,有的喜欢水分充足一点。
有人习惯调料清淡,有人喜欢调料味道厚重。
正是因为如此,一问到这个地方的卤鹅究竟哪家最好吃,十个人恐怕会给出十一个答案,毕竟不排除有的吃货认为“这家好吃、那家也不错”。
然而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地方的人如此喜欢吃卤鹅,卤鹅在外的推广广告却不是很响亮。
重庆东南边有个梁平,梁平有个张鸭子,广告上一直在说每年卖了一百万只,弄得大半个重庆都知道这回事。
但是这个地方的卤鹅呢?据说仅本地消费的,每年都不止一百万只,起码都是三四百万只。
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闷着整不外传,这似乎也是一种人群的性格使然。
怪不得这个地方的人,普遍都比较低调。
拿请客吃饭来说,如果把你当成了客人,嘴头上不多说,但一定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反而那些就是在口头招呼、或者习惯说的宣传上,不会咋呼出什么花样。
他们本地人,把这种性格称之为“耿直”,意思是不像隔壁那个城市人那么假打;外地人谈到这种现象呢,说这里的人都“罗教”,就是对朋友巴心巴肠很实诚。
“耿直”也好,“罗教”也罢,个人感觉都不能辜负了这座城市的美食,也不能辜负更多外地的吃货,要把美味拿出来,传颂与分享。
否则那就有点,淡淡的狭隘与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