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近九零后的八零后、偏射手座的摩羯座、住巴渝城的徽州人,多家主流媒体特约评论员,现任职于重庆市级某机关。
喜欢读书,酷爱思考,钟情写作,自2015年5月参与时评写作以来,在求是网、光明网、人民论坛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文明网以及《红旗文稿》《长江论坛》《中国纪检监察报》等中央媒体和刊物发表文章700余篇,多篇文章被全网推送与转载。
多次获得中纪委全国优秀评论文章、中组部全国优秀评论员、团中央全国优秀网宣员等国家级表彰,多次获得求是网、人民论坛网等中央媒体优秀作者称号,多次在国家和省级评选与征文活动中获奖,连续两年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评选中获奖。
眼下,随着单身人群的越发增多,所谓的“单身经济”也呼之欲出,比如,单身公寓、单身外卖、单身旅行等“带火”经济。作为一种时代“新潮儿”,“单身经济”值得我们为之拍手叫好吗?
当然,“单身经济”所释放的经济马力与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据业内人士称,不再局限于女性的“单身经济”逐渐兴起为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很显然,“单身经济”不仅具有很大的存在可能性,而且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确实为之“竖起大拇指”。
但是,“单身经济”就一定能转化为“经济福利”吗?有专家就指出,由于单身人群面临的责任小于已婚同龄人,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闲散的人生态度,进而带来缺乏工作动力等负面影响。也有网民认为,单身小伙伴只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好,不会为高价值的物品买单。可以说,“单身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暗藏一些不足与短板。
其实,单身也好,已婚也罢,对于客观经济发展而言,两者都是作为消费者而存在的,已婚人士和单身人群只是处于不同的生活阶段才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上的本质作用和根本价值是如出一辙的。因此,笔者更愿意将“单身经济”当作经济发展的某种内容或者特定形式,而不是一种发展动力或者加速引擎。可以说,无论我们如何界定“单身经济”,它的存在与意义只是一种客观现象而已,无须对其进行过多解读与假设。
显而易见,经济发展不会因为某个群体的“兴起衰退”而“潮起潮落”。所以说,单身与否,我们都会为一些基本需求,甚是为某些高端追求而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奶酪”。因此,与其争论是否为“单身经济”点赞,不如数数自己的“钱袋子”,看看究竟还有多大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