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二:你怎么不生个“别人家的孩子?”
这学期,小勇该上六年级了。整个假期,都没有得到休息。由于五年级的成绩不好(成绩80多分),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好的中学,假期中,请了家教帮他补习课程。然后,又学习六年级的内容。另外还学习了钢琴、演讲、英语、书法、篮球、跆拳道。
看见别的伙伴,到处游玩,他也给父母提出,想出去玩玩。父母总是说,你看,谁、谁的孩子成绩那么好,钢琴弹得那么好、字写得那么好……人家当然该玩儿喽,如果你像他们那么好,我们也会带你到处去玩。你现在该努力的时候不努力,长大就会比别人差。每当家长这样说的时候,小勇都无言以对!
前几天开学的时候,小勇不愿意去学校上学了,无论父母怎么做工作,就是不去上学。无赖之下,母亲给小勇说,我们找心理老师看看,到底是你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就改,是你的问题你就改。
和小勇交流后了解到,他从小就被妈妈带着学这学那,妈妈是把他和单位的孩子比着学,张阿姨的孩子学钢琴,妈妈也要他学钢琴;李阿姨的孩子学英语,妈妈也要他学英语;朱阿姨的孩子学演讲,妈妈也给他报演讲班;陈阿姨的孩子学跆拳道,妈妈说为了防身也要他学跆拳道……
小勇为了学这些东西,从小到现在,很少玩。
小勇说:“在学校得了奖,妈妈会比我自己得奖还高兴,会高兴半天;如果别人家的孩子得了奖,我妈也要说半天。我都是提前学习要学的课程,真正上课的时候,我觉得反正都懂了,就不怎么听课,考试的时候,会粗心大意,成绩不那么好了。我妈就着急了,逼着我去补课。我真的搞不懂,我妈是怎么想的,总是拿我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她那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呢?”
面对孩子的询问,我只好把家长请进咨询室。
小勇妈妈说,自己从小学到大学都比较顺利,工作、家庭都不错。尽管别人都羡慕她,但和好的同学比,自己还是差一截。如果自己一直努力,考个好大学,说不定工作、家庭会更好。才想好好培养孩子,别让孩子跟自己一样过得平淡。想让孩子通过努力,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