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书生

杜术林,网名“两江书生”,资深新闻人,专栏作者,重庆首届“十佳网络知识分子”。

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城市营销、区域经济、网络评论等方面的写作和评论。

多次获国内新闻类、评论类奖项。

两江书生:艳遇丽江
  2019-05-04

连绵不断的横断山脉挡住了我的视线,却挡不住金沙江汹涌奔腾的江水,蜿蜒曲折的大江以摧枯拉朽的气概,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撕开横断山脉,把巨大的峡谷和丛林展现在面前。

我和朋友们,就行进在横断山脉峡谷间逶迤的高原公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唱湖蝶泉边,唱青藏高原,唱泸沽湖的小阿哥和小阿妹纯美的爱情。

沿途高原上金灿烂的野姜花,一丛丛,一簇簇,汪洋恣肆,迎风招展,一路与你相伴,让你的旅途夺目而温暖。


《咏野姜花》

野草封山扬枝头,云卷蓝天风自流;

留得三分醉意在,何须天涯望江愁。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宁静是一种审美价值

在目光的尽头,就是长江第一弯,就是丽江平原,这个高原上的盆地象一位美丽的纳西少女,汇集了游子的梦、故乡的情,荟萃了边地的神奇和民族的神韵,汇流了来自不同人群对他的猜想和向往。

多少游子把她叫香格里拉——梦开始的地方。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镇、玉龙雪山、泸沽湖,都是你的名字,都是梦开始的地方,快乐开始的地方。这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啊,当你深入十万大山之间,进入滇西北高原的万水千山,正为高原的险峻、道路的逼仄而一片茫然,不知归途的时候,一大片平原,就陡然展现在你的面前,它是那么的开阔平坦,目光所及,只有远处茫茫的雪山,作为这座城市的背景。

城市在雪山下,城市在阳光里,城市在溪流中,城市在民风里。城市在地平线与雪山交融的苍茫的原野上。大气、大雪、大山、大地、古城古镇古风古韵,民居民风民俗民乐,只有天才的画家,上帝的手才可以把你——涂抹的像一幅瑰丽斑斓的油画,他是大色块的,是暖色调的。

他让你感到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令人夺人心魄,象灵魂中的故乡,似曾相识,亲切自然。几天来,我与朋友们就沉浸在这样一种激动的心情中间,远离了都市的繁华和喧嚣,把对美的期待,对快乐的期待,交给了丽江,交给了这片高原上的土地。

夜游丽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在夜晚,她不再是高原上的纳西姑娘,而象一个多情的少妇,在等待一场销魂的约会。

夜晚的丽江,的确是一个约会的好地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朦胧的大红灯笼,沿堤而下,高原的月光,清澈透明,提边的杨柳,把一幢幢民居半掩在月色中,这不是古典中国里的秦淮河边吗,这不是故都里一条长长的雨巷吗。多少诗情画意,多少眉目传情,在这个边地古城里漫漫复活了,古中国那些西厢记中的故事复活了,现代人惊奇的发现,那些优美的爱情往事,那些曾经荡漾着我们心扉的欲望和情感,居然在这高原上的边城找到了一个绝好的背景。这些优美的生活场景居然在这里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完美的结合起来,为我们寻找一个往昔的梦,寻觅一段完美的爱情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地方。

看吧,依依杨柳掩隐在古黄色的客栈之间,从高原流下的泉水不似南方的泉涓细,也带着一股塞外的雄健,她更向一条河,一条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中分为三,古城就完全被水渠所环绕,房房之间的间距不再是围墙,而是水——穿过每一个民居的水,水成了城市的灵魂,建筑的生命,日常生活情态中的一部分,她滋养了古城,成就了一个梦想中的地方。

她在白天是一种景象,夜晚更是例外一种景象,沿河两岸,大红灯笼高挂,杨柳之下,酒肆银店遍布,水色之间,座座小桥连幽静,山色之间,高原平原相对峙。

五年不见,很多的街巷已经成为了一个个露天的大酒吧,大红的灯笼,大红的招牌,大红的衣服与古城众多的店铺、老字号,构成了一幅长长的世俗生活画卷。

与朋友们找了一酒吧坐下,立即就被邻桌的游客逮去了,要求我加入到他们对歌的行列,原来他们正与对面的游客对歌,唱得声嘶力竭,唱得词穷歌绝,但就是不认输。溪河两面全是呀索呀呀索的呼叫声。

在形色之外,是声色,是人的欲望,各色酒吧人声鼎沸,不少驴友张贴着“寻觅到芦沽湖的女伴”,寻觅到中甸、梅里雪山的旅伴,多少人希望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一些故事,打捞都市里难得一见的一见钟情,打捞那些已经随岁月远去的“关关雎鸠”。

我一直在想,丽江,到底是什么东西深深的吸引着人们。在这样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就成了一个让人与艳遇联系在一起的词汇呢。有人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艳遇丽江”。

是的,我愿意相信,千百万人喜欢丽江,不是因为丽江的美,而是丽江复活了埋藏在人们心底里的一抹柔情,一抹在都市里也难以寻找到的一种全新的古典情结。难怪,不少游客在此留恋往返,在此购置房屋,要在这里留了下来,等待一场生命中的约会。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丽江,把他叫住香格里拉。她正是人们梦中的香格里拉。传统文化经历千年的沧桑巨变,早已在大都市里败落了,就象那些优美的洞经音乐,在中原早已失传,却在丽江完美的保存了下来,但在这里,人们终于可以丢掉一些面具,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把自己最隐秘最真实的欲望展现出来。人就是欲望的奴隶,无欲无求,终究是不现实。

一种把欲望迁延出来的文化和文化场景成就了丽江这个地方。

我到过阳朔的西街,江南的周庄,这些浸染中国传统文人想象的地方,也是很不错的地方,却远不及处边地之远的丽江的繁华,我想、他们终究是太安静了些,在游人心中多了些矜持,少了些闲逸和类似于金粉之地的声色。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男人或者女人,无论是绅士或者是淑女,都还是喜欢热闹,喜欢绚烂而充满诱惑的生活。丽江正好把这种欲望,配合走婚、母系氏族这些让人浮想联翩的传统民俗,把那些心中充满幻想的都市人群的欲望恰到好处的以文化的名义召集到了一起,汇集到了一起。何况,他还有那么美丽的雪山作为城市的背景。

很久以前,我就因为大学同窗的描述,在心目中游览了泸沽湖,这位来自四川盐源县的同学,就住在泸沽湖镇山南村,叫叶立品,可惜,他只读了大学一年纪,就因为家庭贫困退学了。

美丽的泸沽湖

他给我讲泸沽湖的草海和亮海,讲猪槽船,讲格姆神山,让人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可是当我真的走进泸沽湖,我还是被她的美深深的震撼。

在崇山峻岭间,突然在眼前闪现出一个深蓝色的海子,蓝得没有一丝云彩,让你分不清什么是天空,什么是大地,水是蓝的,天是蓝的,一大片蓝色,铺陈在高原上,波澜不惊,逼人心扉,只有湖边鹅黄色的树枝,一排排围绕湖际,勾勒出她的身姿,提示你这就是泸沽湖。

正是深冬的一个下午,可是高原上却感觉不到一丝寒意,与同伴们一路狂奔,径直坐上向湖心的猪槽船,在船上,才真正感觉到泸沽湖的美。

群山苍茫,一片黛色,强烈的阳光从含黛的高山上倾斜而下,这光线也奇特,虽然耀眼,但是少了一份灼热。光入水中,更显水的明净,把澄蓝色的海子渲染为点点银光的万倾碧波,是那样的荡人心扉,令人目眩,所以高原上的人们把他叫住亮海,而另一半水草丰美的地方,就叫草海,多美的名字呀。

我想,也许很多年过去了,我会记得丽江的阳光,泸沽湖的阳光,他们温暖了一个游子有些漂浮和冰冷的心灵。

大家欢呼着荡舟其中,把无数碎白色的水花,抛在了身后,抛在了深蓝色的湖水中。海子里无数海鸥环绕身边,停留指上,让人顿生忘尘之感。

没有什么比忘记一切感到快乐,在泸沽湖的湖中,我终于感受到忘乎一切的乐趣,在湖心,无数海鸥环绕着你,飞来飞去,甚至停留在掌心,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终于合二为一了,只有思绪飘飞,浮云飘逸。

世事沧桑心事定,心中海岳梦中飞,在经历人事沧桑之后,我终于感受到生活的一点乐趣。陶渊明靠反诸内心,恬淡的平实之美以达人生至境,可是,在现代的浮华生活里,终究难抵谢灵运式的浮光掠影来得快活。在中国山水文明里,我们更多的还是需要一种行走的精神。

美好的湖光山色,激起了我们美好的情感。时间已是傍晚,熹微的霞光把湖水染成一片金黄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们仿佛回到了诗经时代,我们同行的女孩子率先与我们对起歌来,《在水一方》、《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湖畔上响起我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歌声,她们披着沙巾,是那样的可爱,把青春和美丽,把热情和顾盼留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在她们的眼里,我读到了一种渴望,一种对古典爱情的渴望。

也许,泸沽湖真是一个发酵爱情的好地方,是一个产生纯情,让人遐想的好地方,你看,在这样一片蛮荒之地,几千年来,物质极其贫乏,唯一象征财富的就是家里的猪膘肉,在漫长的时光里,终于找到一种叫住“女儿国”的文明,找到一种可以让身心愉悦的生存方式和娱乐方式——走婚,以及由走婚演绎出来的歌舞文化。

被称为东方女儿国的泸沽湖,至今生活着几万摩梭人,外界对她们的认识也大多停留在走婚,我们随团的导游姓吕,是当地的土著,小伙子从18岁就开始当导游了,所谓导游,不过是带路。但他离奇的走婚经历还是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小伙子走了4次婚,最近的一个阿夏(情人)已经在一起6年,说起他们男不婚,女不嫁的习俗,小伙子就是一脸自豪,说汉族虽然有结婚证,可是离婚率很高,他们虽然没有,但却很少离婚,大多数时候,男女都能做到从一而终,即使分手了,也不涉及任何财产纠纷,子女纠纷,这让不少游客十分羡慕,感到都市爱情的脆弱。

难道,这世界上真有如此纯净的感情?我一直在苦苦的思索。同事们则沉浸在导游对晚上翻墙进女孩花房的动人描述中,一路笑声不断。

在进入摩挲家庭进行家访和博物馆去参观后。我终于得出结论,他们的自由不过是生产十分落后情况下的一种文化和生存选择,在一个熟人社会里,道德的约束力远远超过法律的效力,如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利用走婚习俗进行乱交,那多半无法在当地生存,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使习俗的力量更加强大。所以城市是一个更能满足人动物本能的地方,文明,文明,不过是人类为回归原始欲望和褪掉衣服而作出的努力。

过去,女儿国因为习俗走婚,今天,女儿国因为旅游走婚,因为市场走婚。从导游身上的变化,从一些习俗的变化可以看出这种端倪,女人的优势地位在男人那里,正一步步消弱

一本由杨二车娜姆撰写的《女儿国》方面的书更是第一次把泸沽湖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实际上,摩梭女郎杨二车娜姆在当地似乎引起了很大争议,就是因为她作为摩挲女郎在进入城市文明后的种种行为为当地习俗所不容。

泸沽湖,在她美丽的背后,仍然是现代人苦苦求索的背影。

也许,真正纯净的东西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一方真正的净土了。


图片来源:东方IC

作者简介:杜术林,网名“两江书生”,资深新闻人,专栏作者,重庆首届“十佳网络知识分子”,2017年度重庆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