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劲松

郑劲松,西南大学校工会副主席,西南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北碚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诗界》杂志特约主编。曾在《中国作家》《星星》《时代文学》《滇池》《光明日报》《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诗文、小说300余篇(首),获第二届孙犁散文奖,首届林非散文奖,第二、三届世界华文诗杯新诗奖,首届、第二届重庆晚报文学奖,徐霞客文学奖等,出版有散文集《永远的紫罗兰》。


郑劲松:“双晒”:融媒体时代的多赢传播
  2019-04-22

“晒”:文化家底的集体“曝光”

重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成名”的构成要素绝不仅仅只在主城的相关文化,而是包括整个重庆所有区县一体的历史与文化。从宏观层面来讲,地理意义上的山水文化、三峡文化,历史意义上的巫文化、巴文化、三国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以及移民文化等,这些文化又正好依存于相应的景观之中。各区县或多或少都有着系列文化和景观的元素。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双晒”还从微观层面,由各区县实现了自然、文化、历史、现实发展的一种“打通”,各区县自有闪光的“点”,共同组成文化与景观的“线”,展示重庆文化、景观的“面”,最终势必构筑起重庆文旅综合的多元的立体化的“体”。各区县这次“双晒”,在“点”的挖掘、寻觅、发现、放大、美化上可谓做足了功夫。比如,秀山县的洪安古镇与边城文化风情,以及她的花灯文化等,可以说,是一次细节的、诗意的唯美的而且是故事化的传播。再如,云阳篇中对“景云碑”——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来龙去脉的详细描述,就揭开了东汉时期三峡地区政治、地理、移民等史实之谜。对“龙缸”形成之谜的探求、恐龙化石遗址的科学解密等等,都将笔触指向了文化的细节之处。鲜为人知的“曝光”,读来饶有兴趣。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讲,这次主动的拿出“压舱石”般的文化、风景“双晒”,实际上也展示了重庆文化的丰厚家底,也就举证了重庆文化何以自信的依据。由此,这次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也是全面梳理、体系化展示重庆本土文化精彩之处的好契机。重庆文化的丰厚、多元、靓丽也就和盘托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双晒”善莫大焉,功德无量。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