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绍仑

曾绍仑,网名“可之绍仑”,作家、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历任中国兵装集团某大型企业职工大学副书记、副校长、计划处处长、董事会秘书、宣传部部长等职,曾任市级慈善机构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现为市级慈善机构慈善文化基金副秘书长、《重庆慈善》杂志副总编、《南岸作家报》主编。

于一九八O年四月开始在《四川日报》副刊发表散文,随后三十多年间笔耕不断,在多种报刊上陆续发表千余篇(首)各类文学作品,出版诗集《雨街》《心路履痕》,作品收录多种文学作品集,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作品奖,获中国城市优秀诗人称号。




曾绍仑:心中的下浩老街
  2018-12-27

下浩老街 朱永海 重庆图库

为什么要写下浩老街?这得要从11月3日上午女作家素儿邀请南岸作家一行人,参观"龙门浩老街多党合作实践基地″说起。那天,热情的主人邀请我们参观了老街多党合作实践基地的图片展后,又让我们品尝了重庆古树茶研究院出品的金佛山金山红茶。品茶过程中,主人家娓娓道来了下浩老街那些既久远又亲近的故事。这让我想起竹园散人写龙门浩老街的诗来,“忽闻丝路来,老街应运开。能工增旧制,巧匠出新裁。石阶何妨拙,古树不须栽。徜徉恍隔世,一步一徘徊。”

我儿子小学毕业考进了位于南岸弹子石的重庆第11中学初中班,大概是1997年暑假前,我去重庆11中接儿子回家。当公交车路过觉林寺时,我看到了一片由青瓦屋构成的街道,我随口说道,这是什么地方哟?儿子说,“下浩街,我们班上有位同学的家就在下浩街”。

之后,从上清街走弹子石或是从南滨路走弹子石,都会路过下浩街。近10余年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重庆城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下浩这条街却始终保存了其原有的风貌,也就逐渐变成了“老街”了。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里,称下浩老街是“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两种人,一种是下浩的原住民,他们保留着老重庆的生活方式;第二种是一群在下浩开茶馆的年轻人,他们为衰败的下浩增添了一抹色彩。

下浩正街包括米市街地段、门朝街地段、董家桥地段、葡萄院地段4个街坊。追索历史,这一地区在清乾隆时期就已经形成街市,这条街连接长江。因处在长江主流水泾,在龙口相对处,“下浩”之名由此得来。龙门浩老码头,是重庆解放前的一个客货两用码头,从码头去上新街,下浩正街和董家桥是必经之路。

下浩老街起点就是南滨路,一路爬到山腰也就是上新街地铁站、东水门大桥、隔壁就是长江索道。重庆南岸,东水门大桥南桥头,残存着一片青瓦屋顶的“村落”,就是下浩老街。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