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外 区
古 马
白云在天
午后有两三闲人在老街太阳底下喝啤酒抽纸烟
电线杆站着 柳树也有一棵没一棵闲绿在道旁
曾经的桃花巷在哪里 寻花问柳的人易聚易散
脱裤子的云易聚易散 最终抛弃棉花的比喻
撕棉花的人不如撕桃花的好看
萧红好看吗 看望萧红宜在冬天
在某个街口开一扇玻璃小窗的水楼前买包香烟
顺便打问她在此地的住处 寒冷的风中
或许打问不着 那先拉起衣领
划根火柴点支烟深深吸上一口
再辨认一下暮色中的方向
我尚不甘心我只知道落日的地址
我尚不甘心
我错过她是在上一个世纪我尚未出生的年代
是在今天
白云在天?
黑色电线中的电流声 赞美着寂寞
李元胜点评
访人不遇,是常被诗家写到的题材。而古马访的是不遇之人,时代交错的不遇之人。先懒懒地写两段场景,舒缓、平庸得我以为自己读到了一首假古马——他不是从来惜墨如金吗?第三段突然提速,在继续场景之前,信手拈来两句“撕棉花的人不如撕桃花的好看/萧红好看吗,看望萧红宜在冬天”。第四段仍然继续第一人称场景,到最后一句突然又有意外之笔。最后两段继续出手,快速推进,全诗在最后一句回到场景中,以一个小细节上戛然而止,稳稳收住。这是现代版的《登幽州台歌》,在小场景中写出了不遇往者来者的无边空旷。
雨后双廊的下午
——给叶永青和八旬的短信
宋琳
拴在岸边的小船在摇晃中睡着了,
微波起伏,仿佛有人在水下摇橹。
除了欸乃这个词,没有别的词可以呼唤出
远山的叆叇和一座高山湖
泼溅到天边的绿。那里百万吨的云,
正朝这里涌来,彷佛
百万头母牛正被一个空行母
赶下山来,为了来庆祝
一座新屋的落成。这时,玉几岛上,
人人都换上新颜,人人都在忙碌;
七八个乡绅相互拱手,揖让,
谈笑酷似旧时代的鸿儒。
这时(也就是酉时),风车收起了呼哨的网罟,
芦苇的细茎平衡住飘落的草鹭。
一个婀娜在餐桌旁的美妇抬头一望,
云的仪仗队里,那空行母朝下一指,
百万道光芒便汇聚成瀑布,
仿佛喷香的醍醐,向着下界
那些个频频鞠躬的,葫芦状的头顶
缓缓地倾注。于是那水下的人
爬上船来,打了个寒噤,给自己倒了点酒。
整个双廊没人看见他
怎样偷走了这个酩酊而
遍地锦绣的下午。
李元胜点评
把平常风景、生活琐事写得如同奇观,是因为诗人心里真有奇观。这首诗非常好地平衡了闲适的语气和戏剧性的叙述:我读到了古今之人的互相拱手,读到了俗事中的美妙禅意,读到了隐者的辽阔——那是悠闲的隐者才能看到的时间的辽阔,每一个下午,在他的眼中,都是遍地锦绣……
作者简介:李元胜,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市级新闻人才,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诗集《无限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美动华人”年度(2015)最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