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秋日的艳阳高照,手机里到处传递“一夜小雨天转凉,风吹荷叶满地黄,顿觉寒秋已来临,亲们莫忘添衣裳。”家人忙着叮嘱孩子、老人们赶紧穿秋裤、穿秋裤!天凉,但让人心暖!可随着滴答滴答的雨下过后,冬天来了,特别是突然的气温下降,少数人也就有了“悲伤”的感觉,于是会就听到有“抑郁”之词发出。

抑郁是一种不愉快的心境体验,在生活中,每个人在某一阶段都可能会出现抑郁这种心理状态,通常抑郁这种心理状态也是可以通过自己调整走出来的。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 如遗传、儿童期的经历、性别、人格、心理社会环境(婚姻、工作压力、经济状况、生活事件)、身体疾病、药物、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等。
冬季随着气候和环境的改变,是季节性抑郁症高发的时期,这是因为冬天阳光照射少,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易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会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季节性抑郁症又称季节情绪失调症,每年相同时间发作,常为秋末冬初开始,春末夏初结束。患有季节性抑郁症的人,体内褪黑素的含量比普通人高,它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且女性患上这种病的比率比男性高两倍。
患有季节性抑郁症的人会有抑郁症的一般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无愉快感,精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烦躁不安,紧张,自责或有内疚感,并伴有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严重时会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睡眠障碍(失眠、早醒),食欲减退或体重明显减轻等,这些都是抑郁症征兆,应该引起家人的关注,应尽早到医院就诊看是否患上了季节抑郁症治疗同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重症除外)。
下列情况者是季节性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1.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极少参加锻炼的脑力工作者。
2.性格内向、敏感、人际关系不良者。
3.在冬季遭遇心理应激事件的人(如失业、离婚、亲人离去等),未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疏导。
4.饮食不良和生活没规律的人。
5.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
6.精神系统和其他系统疾病患者。
如何预防季节性抑郁症?
1.阳光是一剂治疗抑郁症的良药,合理安排时间,到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地方多晒太阳,如确实受限无法晒太阳者,在工作时,尽量开较亮的灯光来接受灯光的照射,这对预防季节性抑郁症有很好的效果。
2.增加户外运动,运动会促进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人情绪变得开朗、精神愉快。
3.建立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如遇心理应激事件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情绪得到宣泄和疏导。
4.力求食物多样性,增加蔬菜水果,合理膳食,食物间经常变换。如多吃全谷物食物、马铃薯、深水鱼、鸡肉、菠菜、蘑菇、金针菇、银耳、香蕉、葡萄柚、苹果等,这些食物中可有效调节、舒缓人的情绪压力,调节人的心情,让人心境趋于平和舒畅。
5.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活动,让身心得到滋养。
季节性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有效防治和治疗好的疾病,对于已患有冬季抑郁症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和做心理咨询,在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通过药物、心理咨询、光疗、运动、食疗等,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简介:邱驷,网名“顺顺”,(公众号:伟清思维课ID:whuthinking )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EAP项目管理师,员工心理援助高级咨询师,员工心理援助咨询师、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会员,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ISCPC)会员,重庆市评估研究会家校共育工委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