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打开微信,见一年轻朋友发朋友圈,图片是他抱着孩子,小孩的头靠在肩上,还闭着眼睛在睡觉。旁边写着“这娃今天上学了。早上交给他们老师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哭她没有哭,可我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想哭。”
我问这位年轻的朋友,你担心什么呢?他给我的回答是:“我们担心她是否会很快融入学习环境中?饭吃得饱吗?由于是女孩,会不会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等等,由于平时孩子与大人玩得多,虽然我们一直都教她讲礼貌、有东西要一起分享,但她今天是第一次和我们分开一整天,独自去面对那么多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我感觉她上幼儿园,我的焦虑,一点不比她少。”
过了一会儿,他接着说:“好在现在幼儿园里有监控,可以看到孩子的实时情况。我几乎每个小时都会打开看一下,很想看她,又害怕看到她委屈的样子……。哈哈,老师在家长群里说,她今天的表现还算可以,主动跟老师说老师您好!比较活泼,还主动帮助老师端玩具……,我今天满脑子里都是她,还得请假提前下班,赶在幼儿园放学之前守在学校门口,让她一放学就能够看见我。”
下午到幼儿园去接孩子时,孩子见到爸爸马上就哭了起来,问:“爸爸你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来接我呀,我好想你……呜呜……,明天我不上幼儿园了!!!”,搞得这位朋友满含眼泪,心里难过。
是呀,平时孩子大都处在有亲人的陪伴、安全、熟悉的环境中玩耍,现在要面对陌生环境、陌生的人,要与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大人和孩子心理有不适或产生分离焦虑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也许上面这位年轻的朋友正如他所说,分离焦虑可能比孩子更甚。
面对这样的分离焦虑,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送孩子入园时,不要不忍心或与孩子过多纠缠,信任、果断地把孩子交给老师,相信老师有方法会很快把孩子哄好,并带领孩子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假如家长不舍,长时间停留在学校,你的情绪、感性会传给孩子,会让孩子哭闹得更厉害。
那么,如何减少分离焦虑呢?各位年轻的家长,不妨参照以下方法:
1.在送孩子到幼儿园前,家长要与孩子做好沟通,约定好道别的方式;
2.当放学接到孩子的时候,家长要问孩子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如“你今天认识了几个小朋友?”,“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吗?”,把老师发给家长的表扬、肯定的信息念给孩子听等等;
3.家长自己需要密切关心孩子的身体、情绪等变化,一般情况不要给孩子请假,需坚持并鼓励孩子上幼儿园,可通过奖励或期许(如上幼儿园,周末时会带孩子外出游玩)来缓解焦虑;
4.家长需要把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并训练独立生活的能力(喝水、吃饭、穿衣、大小便等),和老师沟通或写张小纸条,把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告诉老师,以便老师尽快了解孩子情况,便于引导;
5.孩子如果不愉快,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家长不要“放纵迁就”,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帮助排解;
6.如遇孩子晚上做梦惊醒、生病,这可能是孩子进入新环境后,身体、心理不适所致,家长应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平时可引导孩子找到在幼儿园里与小朋友和老师在一起的乐趣,当孩子熟悉了新环境,将会对老师产生信赖感,上述症状会消退;
7.如遇孩子与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几十个新入园的小朋友,在较短的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次序),建议家长及时与老师沟通,以便客观了解孩子情况,避免误会。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相信孩子会尽快适应幼儿园,消除分离焦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邱驷,网名“顺顺”,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EAP项目管理师,员工心理援助高级咨询师,员工心理援助咨询师、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会员,国际中华心理咨询师协会注册会员,重庆市评估研究会家校共育工委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