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心医生

陈灏,网名“灏心医生”,重庆名医、重庆市人民医院金牌专家、主任医师、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

199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青年医师协会第七、八届全国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会员,中国心血管麻醉协会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心胸外科分会委员。

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先后赴国家心血管病医院、德国卡尔斯鲁厄心脏外科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中心进修访问。

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对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各种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在微创心血管病手术、心房纤颤外科手术和瓣膜修复等方面造诣深厚。

灏心医生:新冠疫情下心脏康复怎么做?
  2020-03-29

心脏康复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大多数时候,患者是在医疗康复机构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然而因新冠病毒流行,人们不得不呆在家中,这给康复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部分患者甚至放弃了康复。本文就新冠疫情下康复给出了几点建议,以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1. 新冠肺炎对老年人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影响最大,一是因为病毒更易侵入老年人,二是合并心血管病患新冠肺炎后更不耐受,所以需要额外防护。在家无需戴口罩,但需要注意手卫生,接触脏物(尤其是外来物)后勤洗手(肥皂),每次洗手不少于20秒。

2.居家保暖,适度开窗(每天至少2次)。切勿借酒浇愁,不抽烟、不熬夜,这利于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3.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疫情期间,长期“宅”家,有些还不能得到亲人照顾,加上紧张和不安全感,会出现焦虑、躁动或抑郁,甚至走向自杀。家人、亲戚朋友应多与患者通话聊天,鼓励缓则找一个手边事做,比如阅读、写作、听音乐、做手工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避免诱发心脏疾病。

4.因地制宜,保持运动。由于锻炼条件受限,太极拳、瑜伽、哑铃(矿泉水瓶也可)、走楼梯、原地踏步、小区内锻炼等都可以。运动强度:循序渐进,接近耐受极量(60-80%);持续时间:初始6-10分钟/次,逐渐延长至30~60分钟/次;运动频率:4-6天次/周或总时间2-4小时/周。

5. 合理饮食,餐具卫生。除了常规的健康饮食以外,值得注意的是,烹饪食物过程中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在用餐时,倡导分餐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餐具煮沸十分钟以上可以杀灭病毒和大部分细菌。

6.除非必须,避免进医院。做好自我管理,血压、血糖、心电等能在家测的最好,有异常可线上咨询医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健康,战胜新冠。待疫情结束时,共迎“心”春吧!

卢欢(文)陈灏(审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鸣家简介:陈灏,网名“灏心医生”,华龙鸣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首批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名医、主任医师、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199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微创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会员、重庆市新心胸外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内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青年医师协会第七、八届全国委员。擅长心血管疾病微创手术(包括瓣膜病及先心病)、房颤消融及综合治疗、冠心病病及血管手。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