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驷

网名“顺顺”,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EAP项目管理师,员工心理援助高级咨询师,员工心理援助咨询师、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会员,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ISCPC)会员,重庆市评估研究会家校共育工委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2012年获腾讯大渝网第三届医者仁心腾讯微博名医奖, 2014年获腾讯大渝网第五届医者仁心大渝医导好医生,咨询和点评案例被CCTV“走近科学 ”栏目拍摄成“别让我孤单(上、下)”和“追踪无名火(上、下)”,其中咨询案例“别让我孤单”被各省、市卫视台改编为几十个版本,从2008年播放至今,引发对留守儿童的普遍关注。


担任过东方卫视《大爱东方》、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时尚频道》、《新闻频道》、《影视频道》、《凡人有事》、《今夜不设防》心理嘉宾;重庆经济电台《美丽人生》、重庆故事广播电台《情感节目》、重庆都市电台《都市夜话》栏目的嘉宾主持;原《知音》网络版、《大渝网》、《新家长报》媒体聘为心理专家。重庆晨报、商报、时报、新女报、健康人报、课堂内外、少年先锋报、高中生之友、单身等媒体的心理嘉宾和案例点评专家。


近年来,为高校、中学、幼教机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媒体、企业、社区开展了数十场心理健康讲座。




邱驷:如何应对创伤后应急障碍
  2020-03-01

二战结束后,心理学家从战俘身上发现,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部分战俘和退役士兵无法走出创伤的阴影,存在着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应激性事件或处境而引起的延迟性反应。

该诊断始见于1980年出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III)。我国的CCMD-IIR和1993年问世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也都包含了这一类别。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者灾难性质,因而可能对患者导致深度的悲哀患者忧伤。“创伤性体验”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对未来的情绪体验具有创伤性影响,第二,对躯体或生活产生极大的伤害或威胁。

所以一说到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就会让人想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等,或人为灾害,如战争、严重事故、恐怖行为、重大疾病等后都有可能患上PTSD。这次新冠状病毒的爆发,武汉封城一个月了,有人在经历亲人突然去世时痛苦得无法自拔;疫情的逆行者,医生们每天要治疗大量的病人,在身体严重透支下与死神抢人,还需抢救并肩作战被传染后的同事、同仁,当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挽回被病毒夺取生命时,不仅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也常常感到无助;那些日夜鏖战建雷神山、火神山、方仓医院的建设者们,那些维持次序的公务员、交警、社工、超市职工……,同样冒着被传染的危险。

创伤后应激障碍,按发病时间可分为两种。一、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简称ASD)。这种应激障碍是在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下,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一小时之内)发病。表现为盲目性、精神抑制、木僵、恐惧和精神运动兴奋。当应激源被解除,症状短暂,愈后良好。

二、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是指个体在亲历、目击或面临一个对自己和他人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创伤事件后的数天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多年。症状表现为分离、再历(闪回)、回避和过度警觉。

分离主要表现有麻木、意识涣散、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分离性遗忘。

再历是不断地不自觉地重新体验痛苦的经历,形成创伤事件重演的体验(闪回),或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幻想,以及与此有关的想象、思考,尤其到了类似的场所,就会感觉到强烈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回避,是避免和他人谈论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想法、感受、思考、情感、人和场景等。

过度警觉,是有焦躁不安、失眠、脾气变得暴躁、易怒、高度警惕、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吓到。

人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后,如果表现出上述症状,就可以诊断为TPSD。患PTSD的人,大多有对许多活动失去兴趣,和他人疏远,感情变得迟钝等表现。

如果事前知道创伤事件所带来的上述影响,患PTSD的概率就会小些。当创伤事件发生后,如果身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有亲朋好友相伴,也可减小患PTSD的概率。亲身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当生活有保障、生活恢复正常后,大多数人会自然疗愈,自然康复。

对TPSD患者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对武汉的一些居民、去支援的医护人员、军警人员、公务员、义工等,给予心理辅导,鼓励情绪宣泄,宣泄其害怕、无助、生气、愤怒、哀恸等情绪。

二、让来访者能够正确面对创伤事件,不再生活在恐惧之中,比如对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人与人接触时会不会传染病毒,周边还有没有病毒携带者进行澄清,让来访者不过度敏感,生活在安全、安心的环境中。

三、矫治来访者的认知。比如,在认知疗法中可通过系统脱敏等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可以用催眠、精神分析、音乐、正念等方法来治疗。

四、帮助来访者恢复生活能力,减轻生活压力,重回正常生活。

图片来源:东方IC

作者简介:邱驷,网名“顺顺”,(公众号:明亮课堂)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EAP项目管理师,员工心理援助高级咨询师,员工心理援助咨询师、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会员,国际中华心理咨询师协会注册会员,重庆市评估研究会家校共育工委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重报集团 | 广电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投稿信箱 | 诚招英才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人人重庆
Copyright ©2000-2016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63050999 传真:023-60368189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34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