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刚过,春节的脚步近了,年味悄然而至。近两年,我的年都是在海南度过,陪父母过年似乎成了惯例。丈夫女儿因为上班,成了“留守儿童”。心有牵挂,也有惆怅,更有家人不在一起过年团聚的失落。但最放不下的是在天涯海角越冬的老爸老妈。
我也渐渐习惯了陪伴老人百事无忧的日子,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和明净的空气,提前进入候鸟行列。蜗居于小房,总是需要找乐趣打发时间的。喝茶是主打,弹琴是陪伴,看书写字是消遣。于是,一天的时间不够用了。让远在家里的人不理解,每天忙些啥呀?
这不,小年了,小蜗居要打扫了。忙忙碌碌一天的清扫洗刷布置,房间变得温馨起来。爸爸说,今天是灶神菩萨上天的日子,在老家是要敬的。我端起一碗茶,说:恭请灶神菩萨上天吧!
宋代诗人吕蒙正写的小年诗曰: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我们现在是盛世年华,经世文章颇多,警世通言不少。值不值钱都不管紧要,要紧的是我们的日子在演绎芬芳,我们的生活在告诉珍惜。
要是往年,我们的小年有茶友相伴的,小小的雅集,在炭火温暖的氛围里,品味着清灵淡墨的时光,徜徉在一杯茶里。
这是择天时之美,尽地利之善,还有人和之乐。古琴一床,炭火一炉,香一支,花一束,席上止语,一呼一吸之间,起杯落盏,好一幅流动的写意画面。在这画面里,茶是主,我为宾,内关道,侘寂境,各自安好,各自欢喜。清友之间因茶把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近,彼此滋润,彼此连通。
小年那天,我和父母喝茶,仪式感也是有的,申时焚香,煮水静候,一泡老丛野红茶弥漫在小小的房间,那山野气息的茶沁心入脾,顿然让人旷远轻灵。喝着茶,闻着香,听电视里小孩子唱着小年儿歌,听爸爸讲着敬灶神菩萨的那些仪式,听妈妈说着过年的那些事……一口茶含在口里,好甜好香的茶汤忘记了咽下,恍然回到从前,自己分明就是个孩子呀,闻着敬神的香,馋着过年的美食,唱着童谣,盼着年的到来。
真的是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呢。难怪我们中国特色有一个名字叫春运啊!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回家祭祖看父母,家亲团聚,访友寻旧,那是骨子里的亲情和乡愁啊。
我很珍惜和爸爸妈妈一起喝茶的美好时光,每天敬二老一盏茶,才不负我心。
茶,这片灵叶,她游离在柴米油盐酱醋,与琴棋书画诗酒香之间,可雅可俗,进退自如,没有做作的姿态也没有华丽清高的形色。她有天地百草的野性,也有独守其味的固执,还有和静怡真的中正。只要有缘相遇,时机到了,自然会呈现,让你和她一样从容不迫。
茶,是甘露灵台,清明淡泊,她让我真真切切照见生活,明鉴生命,她让我把匆匆对步履慢下来,欣赏每一步的风景,善待每一个相遇的人。“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日子虽然如茶由浓转薄,但天光云影中沉淀半亩方塘,时时清空,时时接纳,可格物,可动情,可悟道,简单自在,无拘无束。
茶是生活的禅,且品且参且悟,真实不虚。不信,你走进茶的世界里试试,真的会遇到不一样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年将至,美味佳肴不少,茶不能缺位,消脂消食消磨时光,最佳饮品,尤其是老普洱,岩茶,老白茶等。一杯茶,为年味儿增添雅趣,其乐融融。
图/文 郭吉芳
作者简介:郭吉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高级评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人社部茶艺师实训指导师,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现重点研究茶文化,倡导生活教育·生活茶道·生活禅心,以茶道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