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发自内心地对学习感兴趣,从“要你学”到“我要学”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孩子拥有狮子般的能量,我们需要做的是激发孩子蕴藏的能量,让孩子成为发动机,这样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用学习去滋养人生的幸福。
家长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共同体成员,也是教师的工作助手。对于教师来说,绝不能把家长当作管束学生的一种“工具”,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向家长交差,是“我给父母学习”的,如果孩子潜移默化形成这样的被迫学习,在“监督之下”学习的话,让家长“签字”反而起了副作用。
当然,孩子有其年龄阶段的特点,不一定都能约束自己,不一定都能有较高的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因材施教,适当采取多加强沟通信息的方式,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掌握“度”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另外,我们还可以寻求一个更加触及内心深处,更加激励孩子奋发向上的教育形式。
最近,发生在宁波二中的一件事,让我非常感动:高三即将高考选考,有的学生自愿放学后留在教室上自习,学校教师坚持把晚上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行消化知识,一些家长就主动报名到学校为这些孩子服务。
组织这项义工活动的家长,她的孩子不参加晚自习,她居然丢下在家的孩子,到学校来照顾别人家的孩子,而且这些人恰好是她孩子高考场上的竞争对手。
像这样的家长在我校还不止一个。试想,有如此宽广胸怀的父母,影响不了正在成长的孩子吗?据说,他们的孩子在家非常用功,很踏实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
因此,教育是一项用“心”的事业,孩子们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引领,从“心”开始去学习文化知识。任何远离实际和学生接受程度的表面上或者形式化的教育方式都是不“走心”的,起不到好的效果。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黄兴力,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校长,省生物特级教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校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称号。中国陶行知研究学会中学专委会副理事长,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原重庆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曾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级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四川、重庆和浙江三所高中学校任校长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