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截至期限为2018年6月30日。
网联,即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主要是为线上支付提供统一、公共的支付清算服务。毫无疑问,《通知》的出台,必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业界亦对此早有预期,在网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名单上,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赫然在列。
事实上,《通知》的出台并不让人意外,毕竟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上开展的金融活动也不应成为监管盲区。
传统支付体系为人民银行主导、银行和用户参与的三级模式,用户无论办理转账或是进行消费都需要经过银行,人民银行可以方便掌握所有交易信息,并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管。随着第三方支付的诞生和交易规模的扩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在自己体系内为客户建立虚拟账户,同时直接连接多家银行,并在不同银行开设账户,通过“直连”自行进行清算。显然,通过“直连”,第三方支付在较大程度上甩开了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监管,存在洗钱、套现获利等风险。
进一步说,更加精准、全面地了解资金流向,有利于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开展宏观调控,防控金融风险,当然,更直接的是有利于用户的资金安全。因此,改变“直连”模式,将第三方支付更有效地纳入监管成为必然选择。
不过,对于将第三方支付纳入网联,坊间也有担忧的声音,其主要担心在于影响使用的便捷性。
其实,这样的担心实属不必。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需要的是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服务,至于服务如何实现,其实并不重要。第三方支付接入网联,改变的只是后台提供服务的路径,而用户使用的功能和体验并不会变化。
笔者认为,网联可能会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因为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不用再与银行一家一家地商谈接入问题,只要能在技术上达到人民银行的要求,就能通过网联来接入各家银行,站在平等的位置与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展开竞争。而这样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上,使得用户能够从中受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朱蓝澜,财经评论人,金融机构从业多年,在《金融时报》《中国高新产业导报》《浙江日报》《中国市场》的报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和金融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