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错过的全在这里
一本翻开的旧书中,百合开花了
鱼鳞云涂抹城市
绿皮火车还在缓缓行驶
月份紧挨着,摇晃着,行驶
但已不载着你
读吧,你错过的地方
错过的人,都成了诗篇
它们行驶着,但已不载着你
读吧,你错过的时间里
万物繁殖,它们仿佛依循某个使命
绝望和你无关,迷恋也和你无关
而你,只是暮春里一个迟到的人
狐疑地读着,不知为何
错过本该如此有趣的命运
诗歌是一种资源性的写作
人类的语言是一个开放的花园,只有暂时的栅栏,而在生机勃勃的植物中,诗歌永远是越过栅栏的勇敢枝叶,它通过破坏或者逾越栅栏来体现自己的独特创造性,所以它永远盛开在花园的边缘,依靠诗人敏感的直觉伸向未知。
诗歌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文体,它非常适合闪电般的思绪、突如其来的联想。也许,一个时代正在酝酿的大风潮,诗歌已经可以书写它感觉到的风暴之前空气中的腥味。也许,一个剧变刚刚发生,还来不及对它进行系统的整理,但诗歌已经可以脱口而出,写出这个剧变最有代表性的某个特点或侧面。
诗人的个体写作,正是及时而准确地表达出敏感心灵的波动。
诗歌更是一种探索性的、上游性的、资源性的写作,敏感的它也许表达并不完整、并不系统,但是它领先。它为下游的文化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提供着营养。这营养是否有限,取决于这个时代的诗人的创造性,也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领悟能力。
尽管我个人非常赞赏诗歌作为工具,能够直接加入到推进社区、城市或国家的进步中,但我的个人倾向不能改变诗歌自身的规律:它更关注人们内心的波澜和断裂,它孤独前行,无视商业和名声。事实上,它走得越远,对时代而言,它能提供的就更及时更丰富。
诗歌更适合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发挥它对社会的独特作用和贡献。
文/图 李元胜
作者简介:李元胜,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市级新闻人才,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集《无限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获《凤凰生活》杂志十周年暨幸福荟第三届“美动华人”年度(2015)最具影响力华语诗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