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中共党员,重庆涪陵人,2015年7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从事材料撰写、舆情信息等工作。
2016年3月开始参与时评写作,在中国网、紫光阁网、环球网、华龙网、七一网等网站发表多篇评论文章。
谈《围城》,必先谈钱钟书。钱钟书,无锡人,一九三三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一九三五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国牛津留学,后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一九三八年回国,珍珠港事件后被困在上海。
《围城》是在他沦陷在上海的时期写的。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钱钟书是有过留洋经历的。同时,在《围城》中,作者提到了斯泼朗格教授的爱情演讲,“明白爱情跟性欲一胞双生,类而不同,性欲并非爱情的基本,爱情也不是性欲的升华”。也提到“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只证明‘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这就为本文用精神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了佐证。
《围城》以方鸿渐的感情经历为主线,以方鸿渐开头,以方鸿渐结尾。中间主要穿插了与方鸿渐有感情瓜葛的鲍小姐、苏文纨、唐小姐和孙柔嘉与“同病相连”的赵辛楣。
方鸿渐为留学生,在归国的船上遇到了邂逅了“熟食铺子”鲍小姐,两人关系迅速升温并发生了肉欲之交。同船的苏文纨是留学归来的哲学博士、方鸿渐的大学同学,她本以为方鸿渐会主动追求自己,没想到半路杀出个鲍小姐,使自己的美梦破碎。
方鸿渐(影视资料,陈道明 饰)
方鸿渐和鲍小姐的感情在船即将到达香港时顿时灰飞烟灭。而后,苏文纨走近了方鸿渐的视野中。一来二往,苏文纨对方鸿渐的感情与日俱增。与苏文纨两小无猜的赵辛楣则把方鸿渐当做情敌。方鸿渐却逐渐喜欢上了苏文纨的表妹唐小芙,并以苏文纨为跳板追求唐小芙。后来苏文纨向方鸿渐示爱被拒,苏文纨在痛苦之中接受了曹元朗的求婚。
唐晓芙也得知方鸿渐的过往并以此质问方鸿渐,方鸿渐没有做出解释,两人之间误会加深,不得不由此断绝了关系。至此,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和赵辛楣皆失其所爱。赵辛楣和方鸿渐同时调往三闾大学并成为好朋友,途中,鸿渐认识了同去三闾大学的孙柔嘉。在三闾大学期间,孙柔嘉逐渐喜欢上了方鸿渐并费尽心机使方鸿渐爱上自己,最后两人结婚,却又陷入了无尽的矛盾和争吵之中。
对于《围城》中的主要人物,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分析。弗洛伊德在“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这就是‘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go),这三者是在意识、无意识活动的机制下,在心理发展的关系中形成的。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的自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则呈现出健康的状态;当三者相互倾轧,关系发生错乱时,就会产生心理或精神疾病。”《围城》的悲剧正是由于三者相互倾轧,关系发生错乱产生的。在我看来,在《围城》中,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go)并没有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而是比较分散地体现在多位主人公身上。
一.鲍小姐、孙柔嘉所代表的“本我(Id)”
作品中的鲍小姐、孙柔嘉所代表的是“本我(Id)”。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遗传下来的动物性本能,是一种原始动力机制,其目标是毫不掩饰地满足生物欲望,内部充满了非理性、反社会和破坏性冲动,是潜意识结构部分,是本能的承载体,它与生俱来,是最原始的部分,遵循着快乐原则。
鲍小姐做为方鸿渐感情之旅的第一站,只在小说的第一章出现,并没有占用多少笔墨。但她的出场,作者却做了浓墨重彩描绘。“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长眉毛下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饱满的嘴唇好像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并且通过侧面来反映鲍小姐的赤身裸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了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停”、“英国人看惯白皮肤,瞧见她那暗而不黑的颜色,以为这是地道的东方美人”。在苏小姐看来,鲍小姐的穿着是在伤害中国国体。
然而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描写,全面地展示出了鲍小姐这一离经叛道的形象。为了表现鲍小姐的非理性,作者写道,鲍小姐“明白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所以她宁可跟一个比自己年长十二岁的人订婚,有机会出洋”、“所以很快、极容易地给人引诱了”。鲍小姐毫无掩饰地满足自己的生物欲望。她认为方鸿渐“不失为旅途中消遣的伴侣”,于是她开始引诱方鸿渐,她说方鸿渐极像自己的未婚夫,和方鸿渐接吻,和方鸿渐发生肉欲关系。在方鸿渐面前,她毫不掩饰自己的野性、浪荡,她骂他“懒虫”,跟他耍性子。
当船即将开到香港时,她立刻与方鸿渐保持距离,把方鸿渐当成破旧的玩具抛向一边。鲍小姐的出现虽然只占了短短的一章的篇幅,但这似乎已经为方鸿渐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孙柔嘉做为方鸿渐感情之旅的最后一站,从第五章一直贯通到作品的结尾。然而同鲍小姐相比,孙柔嘉的出场是极其简略的。作者是通过赵辛楣之口引出的孙柔嘉,“孙小姐就像那条鲸鱼,张开了口,你这糊涂虫就像送上门去的那条船”,一语中的,可见作者对孙柔嘉的评价并不高。
孙柔嘉是自私的,她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她把自己本能的欲望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为了得到方鸿渐,她可谓是处心积虑。过桥时,她照顾着方鸿渐的虚荣心,让方鸿渐感觉到“这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里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当得知方鸿渐对范小姐有好感时,她子虚乌有地说范小姐的坏话,“他还骂你是木头,说你头上带不戴帽子都不知道”极大地损伤了鸿渐的大男子主义情怀,于是方鸿渐立即斩断与范小姐的那根情思。
方鸿渐逐渐对她产生好感。为了快速得到方鸿渐,她甚至制造和陆子潇约会的假象。杨绛先生曾这样评价孙柔嘉:孙受过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恶,没有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她享受的自由有限,能从城外挤到城里,又从城里挤到城外。孙最大的成功是嫁了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方鸿渐。
二.方鸿渐所代表的“自我”(Ego)
方鸿渐所代表的是“自我”(Ego)。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每个人都包涵的心理内涵,是理性的,是意识的主体结构部分,他控制着能动性入口,及将兴奋释放到外部世界中去,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需要来活动,在现实原则中感受感情。‘自我’调节着‘本我’,与之相对立,是检查精神内部运动的所有过程。‘自我’是部分意识的参与者,它的任务是使‘本我’与外界社会更好地协调,并采取某种方式转移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本能冲动。”
方鸿渐做为贯穿作品的最主要人物,然而文中却找不出一处对他直接的外貌描写,没有描写他的身高、长相。只是通过文中许多侧面烘托,我们可以了解到,方鸿渐应该是高大帅气型的男人。不然,苏文纨也不会选择喜欢他而不是喜欢“身材高大、神气轩昂”又事业有成的赵辛楣。在家庭中,他凡事大都还听从父母意见,是一个孝子形象。在留学期间,“四年中换了三个大学”、“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是一个现代典型富二代的形象。
为了顺应“潮流”,他不得不花钱买了一个美国的博士文凭。为了掩盖这一羞耻的事实,他也处处担惊受怕。在事业上,总是工作来找他,而不是他去找工作。要么是岳父给他在银行留了个位置,要么是三闾大学花钱聘他,要么是赵辛楣托朋友给他某份差事。总之,还算畅通。在感情问题上,当鲍小姐从此冷落自己的时候,他用“巧妙的语句和精密的计算来抚慰自己”;“他知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便领情的;他每订一个纽扣或补一个洞,自己良心上就增一分向她求婚的责任”;当追求唐晓芙的愿望无法实现时,他没有走向极端,他既不坚持,又不沮丧太久。他的生活在不断地变化,位置在不停地转移。但他总是尽量让事情变得对他有好处。
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他恋爱的最初对象,为什么会选择鲍小姐呢?这一点我从弗洛伊德“男人的对象选择”找到了答案。“弗洛伊德发现,生活中有一种男人,他们在选择对象时有特定的条件,且对待自己的恋人也有不同寻常之处——所爱之女人必须有所归属;她们必须是轻浮的,他们也需要这种轻浮……他们有拯救这种女人的愿望”、“这种人从来不把纯洁善良的女子当做情爱的对象,倒是会爱上那些贞操可疑、性生活不太检点的女子……她们可能是善于调情而艳闻于世的有夫之妇,还可能是玩弄情爱的高手”。
而方鸿渐身上就有这种男人的影子。同船的苏小姐是他的大学同学,学识渊博又端庄典雅,但方鸿渐似乎对她没有兴趣。鲍小姐有未婚夫,是玩弄情爱的高手。她性生活不太检点,“所以很快、极容易地给人引诱了”。“方鸿渐那时候虽怪鲍小姐行动不检,也觉得兴奋”,尽管心中理智的声音响起“也许鲍小姐那句话并无用意,去了自讨没趣”,但一听到脚步声,“鸿渐不再疑惑,心也桉束不住了”。
“正常人敬重贞洁的女人,而看不起放荡不羁的女人。而这种人恰恰相反,对他们而言,女人越是轻浮淫荡,就越使他们爱得发狂……这在现实中常会以破裂告终”。作品的情节发展也应证了弗洛伊德的观点,方鸿渐与鲍小姐终究不会有结果。
那方鸿渐又为什么会爱上唐晓芙呢?“由于居住环境等外部事物的变化,他们所爱的对象也会经常改变,到最后他们这种经验会更加丰富”。方鸿渐基于鲍小姐的欺骗,产生“失望、遭欺骗的情欲、被损伤的骄傲”,心理产生了防御机制,‘自我’调节着‘本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协调着‘超我’和‘本我’两个方面,依照现实原则,采取适当的行为措施。所谓‘心理防御机制’”。于是方鸿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上了单纯可爱的唐晓芙。
当听苏文纨说唐晓芙有许多男朋友时,他的内心立刻产生了警惕和防御。后来得知苏文纨是骗他的,他对唐晓芙的好感便直线上升。当唐晓芙通过表姐,对方鸿渐产生怀疑时,方鸿渐的防御机制再度开启。于是他不再解释。两人误会越来越深,最后关系破裂。
方鸿渐恋爱的最终对象,又为什么会是孙柔嘉呢?一开始,方鸿渐并不喜欢孙柔嘉,“她脸圆脸扁都没看清楚呢吃饭的时候,我们讲我们的话,没去理她,吃了饭就向甲板上跑,撇下她一个人”。
他之所以会选择孙柔嘉,一方面是因为孙柔嘉极大地满足了他的大男子主义情怀。孙柔嘉经常跑去向他请教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孙柔嘉通过制造和陆子潇约会的假象刺激了方鸿渐,“第三者”的出现顿时激起了他心中的占有欲。
三.苏文纨、唐晓芙和赵辛楣所代表的“超我”(Supergo)
苏文纨、唐晓芙和赵辛楣所代表的是“超我”(Supergo)。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充满清规戒律和类似于良心的人格层面,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内在的道德检察官,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来自于内心的道德理念,为‘自我’确立了好和坏的范本,一个社会理想和传统价值观是通过‘超我’传递给后代的”。
苏文纨的出场作者也下了很大功夫。“那个戴太阳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也许轮廓线条太硬,相仿用钢笔划成的”,“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裸体,伤害中国国体”,“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份,态度相貌上算得上大家闺秀”,苏文纨的形象是端庄典雅、学识渊博的女性形象。她极大方,和方鸿渐在船到上海前的那五六天里,一个字没提到鲍小姐。他在赵辛楣面前给方鸿渐洗手帕,她极力维护方鸿渐。
当向方鸿渐示爱被拒时,她也痛苦,但最终她选择嫁给了曹元朗。这一点大大超过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其实,在苏文纨看来,经过青梅竹马的童年后,苏文纨对赵辛楣的感情已经上升到亲情而不是爱情了。所以她没有选择赵辛楣。苏文纨始终是以道德在要求自己。
她是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传承者,她注重修饰、举止、贞洁、学识,以从内而外地高标准要求自己,完全呈现出一位贤妻良母的形象。
杨绛先生认为,唐晓芙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作者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个浅酒窝……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的稀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作者对唐晓芙的评价之高,在整部作品中是罕见的。唐晓芙身上体现的是理性,是道德。当她听到方鸿渐反驳她表姐的时候,她就能判断方鸿渐说这些话的目的是要引起自己的注意。
“唐小姐没等苏小姐开口,便说:‘那不成!我们看戏的人可以不来;你是做戏的人,怎么能不来?’”唐晓芙的单纯体现于此。在方鸿渐的真诚追求下,唐晓芙开始动心,情思开始萌芽。然而,当从表姐那里得知方鸿渐的过往时,他对方鸿渐产生了怀疑。
加之方鸿渐没有作出解释,两人误会越来越深。最后,理性战胜了情感,她没有挽留方鸿渐。两人关系从此破裂。文中这样描写道,“唐小姐脾气高傲,宁可忍痛至于生病”。与其说她是高傲,倒不如说她是一个理智的人。
赵辛楣身上有明显的俄狄浦斯情节(恋母情结)。她爱端庄典雅的苏文纨,而从苏文纨那里,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所散发的母性光辉。在三闾大学期间,他差点儿又爱上了成熟且具有母性关怀的有夫之妇汪太太。但他又始终用自己的理智战胜情感,用道德压抑情感。
当他得知苏文纨和曹元朗订婚的消息后,他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他甚至觉得自己会等曹元朗死后去顶他的缺。当他意识到自己会爱上汪太太时,赶紧逃离这一不道德的想法,远离那个是非之地,迅速同一个念电机工程,两门功课不及格、愿意和他结婚的重庆女孩相爱。作者安排赵辛楣这一人物出场,一度平衡着方鸿渐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时候,赵充当了方的精神支柱。
在职场上,赵辛楣为方鸿渐着想,为方鸿渐找饭碗。当方鸿渐一开始认识孙柔嘉的时候,赵辛楣就看到了孙柔嘉身上的野性和刁滑,赵辛楣警告方鸿渐道,“孙小姐就像那条鲸鱼,张开了口,你这糊涂虫就像送上门去的那条船”。当方鸿渐和孙柔嘉闹矛盾时,也只有他充当着方鸿渐的倾诉对象。
作品以方鸿渐的感情经历为主线,鲍小姐的“始乱之”开始,孙柔嘉的“终弃之”结束。鲍小姐、孙柔嘉所代表的“本我(Id)”充满了非理性、反社会和破坏性冲动。方鸿渐所代表的“自我”(Ego)未能对鲍小姐、孙柔嘉所代表的“本我(Id)”产生防御机制和抑制作用,苏文纨、唐晓芙和赵辛楣所代表的“超我”(Supergo)虽然努力地在为方鸿渐所代表的“自我”(Ego)确立好的范本,但却由于“本我(Id)”的破坏而失败,这就导致了三者关系的失衡。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和赵辛楣皆失其所爱。孙柔嘉本来算是最大的赢家。
然而,婚烟一开始,爱情便死亡,她也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最终相爱的人却不能爱,不爱的人却不得不爱。整部作品呈现出的悲剧于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