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清:如何对抗职业疲劳
压力的主要来源,是职业。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其他如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其实自古就有的,甚至比现在更甚……

胡伟清:如何对抗职业疲劳

来源:2021-12-2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压力的主要来源,是职业。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其他如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其实自古就有的,甚至比现在更甚,而人们现在感受到的压力比原来更大,所以,要么是人们的抗压能力下降了,要么是现在的压力源变了,要么是两者皆有。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抗压能力是有可能下降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我在上一讲所讲的,其实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的。

这一讲,就分享《哈佛商业评论》2016年11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如何对抗职业疲劳》,作者是管理教练和咨询顾问莫妮克·瓦尔库。

 

先来看一组数据。住院医生和金融从业人员感受职业疲劳的比例,分别高达50%和85%;2013年,对5100名北美职场人士的调查发现,62%的受访者感受到高度的职场压力、失控感和极度疲惫。

职业疲劳的三种典型症状是:

一、疲惫。这是职业疲劳的核心症状。包括严重的身体、认知和情绪疲劳。

二、玩世不恭。这是在心理上与工作拉开距离。反正工作量太大,怎么努力也完成不了,就干脆无所谓。这时,你的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了。

三、无力感。就是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并且缺乏成就感,效率低下。

这三种症状是彼此相连的,常常相互触发,相互影响。虽然有些人主要是疲惫,还没有变得玩世不恭或怀疑自己的能力。

 

如何走出职业疲劳呢?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我把它们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关爱自己。补充身体和精神能量、提升关注度。比如,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营养、加强锻炼、适当的社交,并尝试有助于保持平静快乐的活动,如冥想、记日记、旅游等。

二、改变视角。仔细检讨自己职业疲劳的原因,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自己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导致自己职业疲劳的因素,与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吗?

比如说,如果主要是疲惫,那是不是应该少做一些事,降低一下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减法”。如果主要是玩世不恭,那是否考虑变换一下工作,因为现在的工作对你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如果主要是感觉能力不够,那就寻找帮助或参加相关的学习和培训。

三、积极建立人际关系。研究表明,每隔一段时间与能够无话不说的朋友在一起,小酌两杯,相互交流,是非常有利于缓解职业疲劳、减轻压力、有利健康的。

 

作者简介:胡伟清,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胡伟清:如何对抗职业疲劳

2021-12-23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压力的主要来源,是职业。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其他如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其实自古就有的,甚至比现在更甚,而人们现在感受到的压力比原来更大,所以,要么是人们的抗压能力下降了,要么是现在的压力源变了,要么是两者皆有。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抗压能力是有可能下降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我在上一讲所讲的,其实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的。

这一讲,就分享《哈佛商业评论》2016年11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如何对抗职业疲劳》,作者是管理教练和咨询顾问莫妮克·瓦尔库。

 

先来看一组数据。住院医生和金融从业人员感受职业疲劳的比例,分别高达50%和85%;2013年,对5100名北美职场人士的调查发现,62%的受访者感受到高度的职场压力、失控感和极度疲惫。

职业疲劳的三种典型症状是:

一、疲惫。这是职业疲劳的核心症状。包括严重的身体、认知和情绪疲劳。

二、玩世不恭。这是在心理上与工作拉开距离。反正工作量太大,怎么努力也完成不了,就干脆无所谓。这时,你的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了。

三、无力感。就是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并且缺乏成就感,效率低下。

这三种症状是彼此相连的,常常相互触发,相互影响。虽然有些人主要是疲惫,还没有变得玩世不恭或怀疑自己的能力。

 

如何走出职业疲劳呢?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我把它们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关爱自己。补充身体和精神能量、提升关注度。比如,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营养、加强锻炼、适当的社交,并尝试有助于保持平静快乐的活动,如冥想、记日记、旅游等。

二、改变视角。仔细检讨自己职业疲劳的原因,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自己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导致自己职业疲劳的因素,与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吗?

比如说,如果主要是疲惫,那是不是应该少做一些事,降低一下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减法”。如果主要是玩世不恭,那是否考虑变换一下工作,因为现在的工作对你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如果主要是感觉能力不够,那就寻找帮助或参加相关的学习和培训。

三、积极建立人际关系。研究表明,每隔一段时间与能够无话不说的朋友在一起,小酌两杯,相互交流,是非常有利于缓解职业疲劳、减轻压力、有利健康的。

 

作者简介:胡伟清,笔名:古元、柯博、南湘子。喜马拉雅“胡说清谈”主播,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专栏作家。毕业于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任职。发表专著、论文、中短篇小说、散文、财经评论等百余万字。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彦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