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诗给了我们一个极美妙的印象:在花朵与文字之间。
读唐诗的诗,尤其是读唐诗的《花朵还未走到秋天》,我们看见,唐诗正在同花朵一道赶路。做梦的花朵、跋涉的花朵、飞翔的花朵、展望的花朵……沿着我们五色的心缤纷,而升而降,而聚而散,而近而远。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花朵已经人格化,这些花朵已经从第一视角到达多维思索,这些花朵已经把我们引入了精神成果的全过程。
在唐诗的诗中,花朵与文字相映照,花朵和词语在一天天成熟;而果实和重量也在一天天接近,意义和芬芳也在一天天扩大。唐诗能够以花为媒,也能够点字成金。在灵思的雨露中,唐诗的花朵和文字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生发出无数模糊而精确的美好意象。唐诗的花已非花,字已非字;唐诗的花即是字,字即是花。我们毫无遗憾地站在了唐诗的花朵和文字之间,愉悦地欣赏着他如何镌花朵的影子于文字的玉石,如何纳文字的晨露于花朵的明眸。
于是,我们都湿润了,我们都成为了唐诗鲜艳欲滴的句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鸣家简介:华万里,重庆人,中国作协会员,1942年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龙王古镇。先后作过工人、社青、小学和师范教师,文工团编剧、《乌江》杂志和《重庆晚报》副刊编辑、文化馆文学创作辅导干部等。
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1000余首(篇)。获中国当代诗歌奖(2019—2020)终身成就奖,诗歌曾获四川省一、二届文学奖,《星星》诗刊双年度诗歌创作奖,建国四十周年重庆文学奖,2000-2010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首届何其芳诗歌奖、2013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刘伯温诗歌奖等省市以上奖励40多项,并入选《新中国50年诗选》《1985—1986青年诗选》,2006-2010《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200余种选本。参加《诗刊》首届“青春回眸”诗会。
出版诗集《轻轻惊叫》《别碰我的狂澜》《石榴马》《花雀》等多部。小传被收入多种辞典,部分诗作被译介到国外。散文获首届重庆散文奖。